1996年,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创了研究生挂职锻炼制度,经过10余年来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需求与参与两旺的人才挂职锻炼模式,开创了产学研政合作的新途径,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参加挂职的研究生至今已达1760余人,目前每年选派规模为200人左右。挂职锻炼基地几乎遍及浙江全省各地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以课题为立足点,确保挂职锻炼工作成效
研究生挂职锻炼的时间为半年,集中实施时间至少为一个月,一般安排暑期或寒假。为保证工作成效,学校与各挂职基地达成一致,研究生挂职期间,主要是利用专业特长,以完成挂职单位提出的比较适中的项目或课题为主要工作任务,并通过“开题报告”的形式确保挂职锻炼的科学与规范。挂职研究生要对岗位工作进行前期调研,由指导老师召集本团队全体挂职研究生,就各自挂职期间承担的主要项目或课题的工作思路和计划进行讨论,从而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和多学科交叉的优势。
二、以教师为依托,提高挂职锻炼工作的质量
学校面向挂职研究生开设了《社会调查与科技服务》课程,引导挂职研究生尽快进入角色。为了更好地指导研究生参加挂职锻炼工作,学校从研究生院、校部机关和各学院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有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管理干部担任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每个基地配备1名,主要负责本基地挂职锻炼研究生的选拔、上岗培训、联络、考查和总结评比等工作。每年研究生挂职锻炼中期,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都会深入到各基地,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了解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学校在每学年的挂职锻炼结束后,都要召开总结表彰大会,从设岗单位、挂职研究生、指导老师等不同角度开展交流。此外,全校还在每个基地的地方负责单位(一般是科技局、人事局)中聘请两名负责人担任研究生实践导师,确保挂职锻炼的人和事都有人管,工作有人指导。
三、以基地为平台,为研究生挂职锻炼提供岗位保障
浙江大学在宁波北仑区、桐庐县、衢州市、余姚市、建德市、海宁市、杭州市下城区、舟山市、浙江传化化学集团等地方和企业建立了多个社会实践基地,基地数量目前动态保持在20个左右。学校与地方联合在每个基地设立工作办公室,地方组织部门、人事部门或科技局派专人负责挂职锻炼的联络工作。地方政府或企业投入一定的经费保证基地的运转,研究生在挂职期间的食、宿、行费用由挂职单位承担,保障了挂职锻炼工作持续稳定地开展。
四、以考核激励机制为手段,激发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
考核的依据是工作业绩、设岗单位的评价、挂职研究生的工作考核表、挂职锻炼总结或调查报告。挂职结束后,研究生必须递交个人小结、考核表和调研报告,学校根据挂职单位的反映、个人小结材料、指导教师意见等情况,对每位挂职研究生进行考核,按照不合格、合格、优秀评定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学校主管部门会同任职单位颁发挂职锻炼任职证书,学校按“助管”标准发给挂职津贴;挂职锻炼材料归入研究生本人档案;优先参评全校性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同时,将挂职锻炼作为一门选修课列入研究生培养计划,考核合格可以获得1个学分。挂职地方也通过各种方式予以奖励。
五、以“回信”精神为动力,拓展研究生挂职锻炼新空间
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给浙江大学学生的回信中激励广大学生深入农村、服务农业、参与社会实践,学好“不可或缺的一课”。广大研究生积极响应温总理号召,全校22个学院第一次派出学院一级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小分队98支,在继续做好传统的挂职锻炼的同时,开展多种新形式社会实践活动。
发展西部是中央的战略决策。全校研究生以各种形式参与西部开发活动。在浙江大学西迁地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研究生挂职基地,与两省区发改委共同建设基地,学校每年向两个西部基地派遣100名研究生。学校组织的“博士生报告团西部行”活动,每年有近100名博士生到12个西部省区和3个享有西部政策地区开展“传播科技火种,真心回报社会”活动;来自地震灾区的研究生,则以“特别计划”形式回乡参加实践活动。17名研究生以走访、参与、摄影等方式感悟、记录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学校给予路费资助。
挂职锻炼不仅使研究生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而且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年赴广西河池实践小组的八位同学,针对矿区、金属市场、农村医疗保障系统整合、文化产业多样化引进、东蚕西移技术改造等撰写了8篇调研报告及实践论文,其中3篇已经被政府部门采纳成为工作报告;环资学院植物营养学2007级硕士生樊琳挂职建德市云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期间,促成了该企业和浙江大学清洁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其中,“农业生物质热裂解制炭”项目预计今年十月投产运营。
(责任编辑 吴娜)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