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在研究生中积极开展三支队伍人才培养活动,为研究生今后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良好基础。
一、举办研究生干部讲习所,提高研究生骨干管理素质
研究生干部是研究生群体中富有活力、能力和服务精神的一部分骨干,对这部分研究生开展一定的特别训练,既可以发挥他们作为学生骨干的作用,又可以为他们今后进入党政管理岗位打好基础。浙江大学从2001年开始,举办研究生干部培训班。2004年开始,把培训班定名为“研究生干部讲习所”。研究生干讲习所每期学员50-100人;参加对象主要是学校、学院研究生组织和社团中对党政管理工作有志向的负责人,通过书面考试、面试等方式选拔。讲习所开展的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既有名家教授讲课、政府官员辅导,又安排学员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素质拓展熔练团队精神。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生教育与创新文明、领导素质、管理艺术、职业发展与规划、形势政策解读、成功商业人士讲座等。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尤其是在敏感时期或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学校都要求参加研干讲习所的研究生骨干成为核心力量,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历练他们的处事能力。至今,已有部分学员以优异成绩进入公务员队伍,从事着党政管理工作。
二、举办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班,打好研究生创业基础
针对目前研究生在校期间创业基本知识缺少,基本技能训练欠缺的现状,浙江大学从2007年开始举办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班,每年一期,每期学习时间为2-3个月。每班30-50人,通过报名和面试确定最终人选。素拓班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风险投资家担任授课教师,课程包括:创业政策导读、创业融资策略、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知识产权、项目管理、商业计划书撰写等七个内容。在实践环节上,学校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资源,同时发挥科技园的育人作用,在园内设立了实习基地,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班的学员直接挂职园内企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锻炼综合能力。实习结束后,学校聘请企业家或风险投资专家为评委,对学员的创业计划书进行当场考核,考核合格者记第二课堂学分1分。
三、举办研究生创新论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论坛是广大研究生自己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年有近万人次研究生参与。自创办之日起,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把这项活动的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每年给予20万元的经费资助。学校的领导、院士、长江特聘教授以及社会名流等以作专题报告、担任评委和现场点评专家等形式参与其中。论坛范围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校内单个学院或几个学院的联合,扩展到与内地高校以及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两岸四地联手举行。2007年10月,学校承办了两岸三地博士生NBIC(纳米、生物、信息、认知)学术论坛,就该四大前沿科技领域的学科交叉和会聚技术进行交流,直接参与的研究生就达2000多名。广大研究生以不同形式参与论坛,如作现场报告、墙报展示、参加兄弟高校组织的论坛(学校资助旅费)。通过创新论坛这种形式,广大研究生交流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成果,结交了兄弟学科的同学和学友,开阔了科学研究的视野和思路,锻炼了自己的表达水平和能力,创新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 吴娜)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