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织开展了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主题的“新生助跑工程”,使每年七千多名新生享受到六项心理服务,即听一场适应性讲座、参加一次团体活动、开展一次心理测评、建立一份心理档案、收到一本心理健康知识手册、观看一场大型心理健康教育展览,全方位、立体化对新生进行教育和帮助,为他们的四年大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喜闻乐见。每位新生报到时均会收到一本“心理健康知识手册”,手册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小贴士》、《心理咨询热线》、《每日心语》等内容,通过印刷精美的漫画和生动有趣的语言指导学生做好适应性调整。新生入校后,学校在各校区组织大型心理健康教育展览和“走进心灵”新生适应性讲座,并与各学院一起组织新生参加团体辅导。新生军训结束后,学校为全体新生做心理普测、建立心理档案,对筛查出的疑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面谈和跟踪,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强的心理学依据。
――活动设计符合新生特点,体现人性化。学校根据新生特点,从帮助学生实现高中到大学阶段的适应和转变出发,尝试通过“六个一工程”,让学生尽快接触可能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如通过团体训练,让他们建立对班级、集体和大学的认同感;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展览,让他们在大一的时候认识到将来会面临一个怎样的人际网络、在大学里可以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在活动设计上遵循人性化的教育原则,在活动过程中,辅导教师注重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建立民主平等的互动关系;活动的目的从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出发,使用富有人情味的教育方法,通过知识、情感、人格、威信等影响学生。通过活动实施,使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主动尝试去通过心理咨询等手段解决。
――有的放矢,成效显著。新生助跑工程注重从源头上加强预防工作,较好地把握了大学新生入学之初面临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辅导,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受到新生广泛好评。学生在谈到“新生助跑工程”的时,常会感慨的说:“离开父母和朋友,感到非常孤独,但是我在团体活动中很快认识了很多很好的同学和老师,他们都成了我的好朋友,他们让我感到很亲近”,“听了报告会,我发现没有从前那么迷茫了”,“在团体里能感受到自己是很重要的一份子,为了共同的目标,我要积极参与”。通过实施新生助跑工程,每年帮助数千名新生尽快地适应了大学学习生活方式,帮助他们尽快走出了新生的迷茫期,为他们能够拥有一个成功的大学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