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山东大学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2008-10-07收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精神,适应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山东大学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

  一、抓好学科建设,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

  2007年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管理组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凝练学科方向、提升科研水平、建设学科队伍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同时,山东大学将在“985”和“211”工程建设经费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投入,列出专项建设经费。

  二、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人才保证

  山东大学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的精神,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严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优化结构。山东大学按照国家规定,依师生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具有博士学位,工作期间应兼职从事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同时,进一步提升现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在人才培养措施上加大力度,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帮助45岁左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学校通过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吸引、鼓励校内相关专业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专职或兼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间的交流;积极引进相关学科的高水平人才,提升教师队伍的学术竞争力,培养造就中青年拔尖人才;聘任部分既有理论研究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担任兼职教师。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重点强化岗前培训、课程轮训、实践培训、高层次学术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着力提高新任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制定教师继续教育计划,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以组织教师在职学习为主要途径,使广大教师边工作边提高。同时,积极做好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工作。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三种经历”,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有计划、分批次进行海外培训、国内名校访问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提供丰厚的社会经验和学术背景。

  注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和“三段式”课程教学模式为依托,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强化青年教师的内部培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山东大学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以及教学中重要理论和社会实际问题研究等作为选题,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三、抓好课程建设,大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层次和品位

  不断完善“主”“辅”修的课程体系。山东大学按照中央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主”“辅”修的课程体系。主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同时围绕四门课程开设相关的辅修课程。把“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课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整体规划,进一步加强课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时间,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按照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规范教研室的设置,以100人左右规模的教学班为主体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强化精品课程建设。山东大学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课程纳入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力图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注重加强教材建设,严格执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要求,对与统编教材相关的统选课辅助教材和研究生公共课教材不断修改完善。

  四、抓好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山东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任课教师不断运用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理论自身内在的逻辑体系。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将教材体系转化为适合教学实际的教学体系,坚持精简、高效,坚持创新、管用。

  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成才成长为中心,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积极推进体现主体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了解学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认真加以梳理和研究,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做出说明和评述,为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树立实践教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切实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把实践教学的观念切实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改变简单的理论灌输、空洞说教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有说服力,更有实际效果。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第二课堂的衔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团委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对学校青年理论学习研究会的指导。同时山东大学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推动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以理论讲授为主,提问、案例讨论、专题讨论、对话等为有效补充,开展答疑、辩论、社会实践、举办讲座、参观等课下教学实践活动。此外,注重加强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同时注意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和运用能力。既要考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把握程度,更要考察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察学生利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新的实践的创新能力,还要考察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表现。

  五、抓好条件保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山东大学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办公场地、图书资料室和相应的工作条件。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职务评聘体系、表彰奖励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问题,将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