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山东大学2008暑期学校顺利结课

2008-08-07收藏

  2008年山东大学暑期学校已于日前结束。为期近一个月的暑期学校精彩纷呈,461个项目将山大暑期学校向“特色化”和“品牌化”方向推进。

  今年的暑期学校不仅在办学规模、办学形式、办学水平等各个方面较之以前都有所突破,而且还充分发挥了综合性的学科优势,与时俱进,体现出时代新特色。学术讲座、技能培训、开放实验、国内外交流、双学位班/辅修班、社会实践六大板块特色鲜明、相互促进,各个学院紧扣专业凸显学院特色。近万名海内外学生在这个暑期感受了百年名校的文化,体验了山魂海韵的独特魅力。

项目:丰富而实用务实而时尚

  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暑期学校项目涵盖了文、理、工、医等四学科的几十个领域,继续锻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各子项目全面开花,深挖品牌深度,扩展品牌影响力,紧密结合社会实际,推出了一系列时代感强的教学项目。双学位班务实、开放、创新,切实强化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暑期学校继续面向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等5所驻济高校开设课程,凸现了山东大学服务山东、服务济南的战略理念。在创新方面,管理学院推出了市场营销新型专业,拓展了学生的选择空间,关注学生持续发展。经济学院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学术讲座秉承“邀请海外名师,面向校外开放,紧追学术前沿”的办学思路,致力于培养全方位和综合性的人才,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在发扬过去传统精品项目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山大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海内外交往密切的特点,推动学术交流与发展。立足于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现状,不断推出精品,49项学术讲座直击学术前沿,凸显实用、开放、创新、挖掘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开放实验凸现六大特色,服务山大“人才年”。与往年相比,2008暑期学校更加强调突出造就人才,鼓励创新,培养“知本时代”的新型人才,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开设新颖实验形式,强化理论实践互动,打造自主科研平台,紧追时代热点话题,谋求校企合作发展等六大特色,彰显开放实验的前端性、精品化、时代性、国际化。

  技能培训关注灾后心理健康重建,关注奥运年,而且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项目以科技竞赛、职业证书培训、专项技能培训为平台,以提高同学们的专项技能、增强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充分发挥山大综合性、开放性、研究型大学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各学院优势,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今年暑期,山大迎来了包括英国、德国、韩国、印尼等国的学生,继续推进山大与港、台高校的深度合作。同时,山大百余名学生也走出校门,走向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数十所高校,参与暑期交流项目。海内外交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弘扬山大优良传统,扩大了山大的影响力。

  社会实践紧密贴近生活,关注社会民生。各实践团队在充分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的同时,凸显了服务大众,关注社会热点的特色。同时实践项目紧密结合奥运年主题,山大学子以不同的方式为北京奥运加油喝彩,展示青春风采,凝聚青春力量,点燃奥运激情。

学生:主体性增强认同率极高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需要,一切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今年暑期学校项目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同学们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满足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校内与校外学生共济一堂,领略了百年山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现代气息,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暑期学校项目为学生搭建了自主与创新的平台,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致力于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特色。技能培训涉及求职技巧、电子竞赛技能、急救自救等实用内容,学术讲座涉及公务员考试、大学生生活质量等。实用性成为今年暑期学校的最大特色,实用而可操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暑期学校的主体。

  暑期学校自开学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经后期问卷调查,同学们对2008暑期学校的认同率达九成之高。其中20.6%的同学认为今年暑期学校效果非常好,83.3%的学生认为今年的暑期学校比以往的暑期学校更好。65.1%的同学认为实用性是今年暑期学校的最大特色。同时,富有时代特色也成为今年暑期学校的一个重要特色,23.8%的同学认同此观点。此外,今年暑期学校中老师教学方法新颖、同学们之间的互动认同、人性化的管理服务、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成为大家最满意的地方,满意率达到95.1%。

管理创新:健全保障机制提升品牌形象

  学校各部门对暑期学校工作非常重视,采取了多项措施,保障其全面有序开展。暑期学校完善的组织、多样的形式和广泛的参与度,切实完善了同学们的知识结构,拓展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竞争力,培养了同学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为同学们搭建起了一个走向实践,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广阔舞台。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对暑期学校网站进行全面升级改版,并开发出暑期学校数据库系统,实现海内外学生网上注册、选课,成绩单出具网上操作。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暑期学校进一步完善了“三位一体”项目监督机制,即教务处教学检查、督导员听课检查、学生记者随机检查相结合,对暑期项目质量进行评估。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暑期学校实施四年来的经验,加强与校外媒体的合作力度,制作了山东大学暑期学校宣传片《精彩在暑期--山东大学暑期学校纪实》。继续组建暑期学校学生记者团,规范暑期学校记者团组织建设,增设编辑组,并对学生记者进行新闻写作专场培训,确保了暑期学校宣传报道全面有序,扩大了暑期学校社会影响力,塑造了暑期学校品牌形象。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