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武汉大学着力将辅导员队伍打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2009-05-12收藏

  武汉大学着力将辅导员队伍打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健全辅导员全面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对辅导员的有关培训,努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明确定位、分类指导,建立健全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武汉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把学生辅导员队伍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其一,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系统、运作系统、执行系统和反馈系统。其二,按照“整体推进,分层实施,抓住重点,解决难点”的工作思路,学校积极构筑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夯实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基础。其三,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院系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估辅导员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其四,学校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确定了学校――院(系)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主要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安排与规划、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系统培养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对个别学生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院系心理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引导学生解决发展性困扰、指导院系学生心理社团、必要时参与心理危机干预。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

  武汉大学着力提升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能力,为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注重普及性教育。学校每年在全体辅导员中举办学生工作大讲坛,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系列讲座,普及“抑郁症的识别”、“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知识;编印《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等辅导资料,邀请专家进行危机干预案例评析,并指派心理咨询专家指导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学校专门对新上岗的辅导员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并规定在每年招聘的新辅导员中,须有一定比例的辅导员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训练并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

  二是注重专业化培训。学校着力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每年有计划地将辅导员分期分批选送到国内相关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培训,目前已有160余人获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辅导员占全校辅导员总数的70%。部分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经过专业培训的辅导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到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有效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

  三是注重交流与研讨。学校通过派出培训、案例督导、主办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提高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水平,到目前为止,全校辅导员中共有60余名参加了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共计50人次。从2005年开始,学校每年派出10余名辅导员到西方发达国家高校考察见习,学习借鉴西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先进经验。同时,学校还加大相关激励措施,通过每两年进行的全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的评选与表彰,激励广大辅导员更好地投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发挥优势、搭建平台,努力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武汉大学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构筑顺畅有效的工作网络,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以辅导员队伍为依托,每年通过心理辅导员组织举办的“温心行动月”、“青春•阳光”拓展训练营、“关爱子女心灵,共话新生适应”家长心理健康课堂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体辅导员的参与下,学校还开设了“珞珈心理在线”网站,该网站以健康向上的信息和在线服务引导网上舆论,开展网上心理疏导和调适,学生可通过心理网页发表心理卫生保健见解,寻求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帮助,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等。学校还投资70万元专项资金,在学生住宿比较集中的区域开设了4个心理咨询室,院系也相应设立了学生成长指导室、心理健康辅导室等,一些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并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辅导员轮流值班,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辅导。

  二是深入指导学生同辈教育活动。学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同辈教育体系,成立了学校――院(系)――班级的三级学生心理互助组织,包括校院两级的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研究生心理互助中心以及班级学生心理骨干等,其中院系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组织30余个。辅导员指导院系同辈教育组织本着“分享你我的快乐,分担彼此的忧愁”的宗旨,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辅导员还定期召开班级心理委员会议,对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适应困难、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在班级中构建以教育为基础、以预警为重点、以干预促转化、以跟踪固疗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三是全面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全体辅导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学校建立健全了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制度、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等一系列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学校还积极推行大学生心理信息月报制度,辅导员深入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学校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现“早发现、早识别、早评估、早处理,防患于未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危机干预的具体工作中,学生辅导员站在监护救助的第一线,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维护校园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