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武汉大学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10-07-28收藏

  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愈来愈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也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武汉大学一直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明确提出了“智库锻造”战略,致力于打造立体化、系统化的服务社会、服务现实、服务决策的“珞珈智库”。

  一、发挥学科优势,共建合作平台

  武汉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学科优势,积极与国家、省市等有关部门共建科研合作机构,切实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学校先后与国家发改委共建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在外交部支持下组建武汉大学中国边界研究院,与国家质检总局共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与文化部共建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等校部共建机构。这些校部共建机构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领域,实现了学校科研、学科优势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拓展了学校与政府和社会深度合作的空间,有效提升了人文社会科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二、聚焦重大问题,构建合作支点

  武汉大学在与国家有关部委合作过程中,注重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规划实施的重大项目等,努力寻求校部合作的战略支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如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武汉大学整合力量对该问题深入研究,得到文化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为文化部在全国高校设立的首家“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该中心积极与文化部有关司局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先后协办文化部“2009?第三届中国文化创新高峰论坛”,与文化部联合编纂《中国文化创新年度报告(2010)》。2009年,该中心还获得“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及财政政策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学校还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湖北“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校长顾海良以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专家为湖北省制定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参与制定《武汉城市圈社会发展规划》等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

  三、凸显交叉集成,拓展整体优势

  武汉大学在校部共建机构中采取有效措施集成各方力量和资源,汇聚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展跨学科的原创性研究,以发挥整体学科和科研优势。武汉大学中国边界研究院集成了学校在国际法、环境法、历史、经济、测绘、水利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开办面向我国边海管理干部的培训班,为相关领域培养了大量的边界管理人才;该研究院还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谈判等重大专项课题,提出了关于大国崛起的启示等一系列研究报告。武汉大学中部发展研究院以项目为纽带,优化整合经济学、法学、资源环境、城市规划、公共管理等相关学科资源,初步形成了围绕中部崛起等重大问题,组织跨学科研究的开放式研究平台;该研究院先后承担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关重大问题研究”等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委托的重大研究项目,并联合有关研究机构启动了中部地区发展《咨询报告》,向国家发改委以及中部六省提交了多期有重要价值的政策咨询报告。

  四、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深度对接

  武汉大学在校部共建机构中实行“共同建设、实体架构、开放管理、专兼结合”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相关体制与机制建设,优化机构运行的制度环境。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构建了“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研究所”三位一体的运行体制,理事会为其决策机构,理事单位由国家发改委、武汉大学等单位组成,理事长由国家发改委分管领导担任,常务理事由中部六省发改委及有关高校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相关学术问题的咨询与审议;研究院内设的中部经济研究所、中外区域经济比较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则负责从事具体的研究业务。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注重以合作方需求为导向,先后在湖北、广西、新疆等地建立了多个区域实证研究基地和企业质量研究观测站,科学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为合作方创造更多的效益与产出。

  五、开展全面合作,提升服务水平

  武汉大学在校部合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合作形式,有效拓展合作内容,切实提高合作质量,努力塑造合作品牌。 2009年11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与武汉大学举行共建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根据协议内容,合作双方本着合作共建、资源共用和成果共享的原则,力争将研究院建设成我国乃至世界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一流研究机构,成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质量发展战略领域的“高级智库”。截止目前,质量研究院率先在全国设立了质量工程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班,专门面向我国质检系统和大型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招收覆盖全国20余个省市的120余名脱产学习的学生,并定期举办“宏观质量管理高级研修班”,为全国近千名质检系统的领导干部提供了宏观质量管理的培训;该院所提交的有关决策咨询先后被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兴鄂”、“质量兴桂”等工程采纳使用。中部发展研究院联合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协同攻关,在2009年全球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计划征集中,该院研究成果“中国农业产业化方向探索”从全球500余份报告中脱颖而出,成为9个入选计划之一,该院也成为我国唯一入选该计划的科研团队。

(责任编辑: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