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的“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心,专门负责管理全校本科生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扶贫接力计划、爱心支教等扶贫济困工作,每年投入20万元作为相关工作经费,保障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注重将责任教育、实践教育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关注国家西部欠发达地区,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参加“三支一扶”的实践活动。多年来形成了一批品牌影响力强,社会评价好的实践团队或项目。
一是博士生医疗队
长期以来,每到暑期,荆楚大地都活跃着一支大学生义务医疗队,他们不顾酷暑,不畏路艰,积极奔走在乡村小道上为当地居民送来免费医疗服务,他们身后留下了广泛赞许。他们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医疗队。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有儿科、眼科、内科、外科、妇产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每到暑期,他们都会走村串户为当地居民开展免费体检、咨询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开设专题讲座,与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对当地医疗机制做出调查报告,并与当地医院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座谈,为医院的长期健康发展提出建议。近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及武汉、洪湖、长阳、钟祥、西昌等地。
二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
2004年3月初华中科技大学确立开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该工程旨在协助推进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学平台建设,并同时促进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
五年来,该活动得到了持续和加强,先后在湖北省团风县、云梦县等多个贫困县区生根发芽。先后帮助他们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培训;搭建地方教育信息平台,建立县域教育主管部门门户网站;建设县域教育局内部办公系统;同时对县域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供地方政府参考;协助县域政府信息中心加快政府部门政务网站的建设,完善政府办公系统。
第三期“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推进被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列为今年全国“百支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重点服务团队之一。
三是“关注三农问题,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自2006年3月初起,华中科技大学组织了40余名来自法律、新闻、管理等学院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启动“关注三农问题、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计划,期望引起社会各界对特色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学校“保护知识产权社会实践服务团”先后4次深入武汉市蔡甸区农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蔡甸区农科所、蔡甸区莲藕协会、莲花湖集团、姚家林村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典型访谈、座谈等方式,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为推进该专项行动计划的开展,2006年4月14日,学校还联合武汉市政府相关部门于成功举办了“关注三农问题、保护知识产权”专题研讨会,针对武汉市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做了分析,特别针对种植规模和经济效应上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蔡甸莲藕的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研讨。2006年7月21日,学校研究生在充分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会向武汉市人民政府提交了共计5.4万余字《特色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武汉蔡甸莲藕知识产权保护项目建议书》,得到武汉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及蔡甸区人民政府的高度评价并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益。
四是衣援西部
从2007年4月22日起,华中科技大学开始“衣援西部”活动。两年来,共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恩施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共捐献了12万余件衣物,价值8000余元的药品,资助了凉山州11名家庭贫困的儿童,共计捐献15600元学习、生活费,为当地困难群众解决了一定的生活、医疗困难,受到了援助地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好评。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