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展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广开思路,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完善毕业生基层、西部就业体系,引导鼓励毕业生献身西部、献身基层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一、广泛宣传,实现政策解读全覆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改变过去仅将毕业生作为重点政策宣传对象的惯例,把政策解读的覆盖面扩大到全校各个年级。每年新生入学,学校组织专家编印《生涯导航――新生职业规划引导手册》,新生人手一份,《手册》内附毕业生基层、西部就业生动案例及简评,让新生对就业政策有一定的初步接触和了解;学校注重政策解读与相关活动的结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西部就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将国家和地方“到村任职”、“应征入伍”、“助学贷款代偿”、“学费代偿”等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展示在每位学生面前。
二、着眼全局,健全引导、动员、鼓励、奖励一体化机制。
在政策解读全覆盖的基础上,学校广泛利用就业指导课、网络、广播等多种形式,结合党团组织生活会等各种学生活动,连续开展“地大学子西进工程”、“地大学子地调行”、“地大学子东北行”、“地大学子西部行”等大型调研实践活动,增强教育引导动员的说服力。同时,2009年学校出台新政策对参加“农村资教”、“到村任职”等基层和西部的毕业生给予一次性2000元奖励,符合条件的授予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并集中表彰发放了400余份纪念品。
三、提前谋划,提前邀请更多西部、基层单位来校招聘。
新学期一开学,学校就向各用人单位寄发了邀请函,并挖掘地学人才等人才培养会议的机会,组织了河南地矿局、浙江地矿局、四川地矿局、江西地矿局、安徽地矿局、湖南地矿局、新疆地矿局、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等多场招聘会,提供的岗位90%在基层,让广大毕业生有更多的机会投身西部、投身基层。
四、跟踪服务,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学校划拨专门经费用于“看望资教生”、“回访毕业生”等活动,准确了解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力所能及的解决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2008年,学校领导带队分四组看望了在鄂部分资教生,2009年,学习组织16个调研组到全国15个省和自治区,回访了近300个单位,了解了校友的实际工作情况。此外,在研究生录取、辅导员招聘等方面优先录取服务期满或有基层、西部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力所能及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良好传统和氛围,毕业生也踊跃参加西部、基层单位的招聘活动。截止到11月中旬,学校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攀升,部分专业就业率已经接近80%。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