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特色人文讲座为抓手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2011-03-01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收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秉承人文素质教育传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通过举办一系列涵盖地学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特色人文讲座,努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

  学校统一组织承担人文讲座的计划、承办等具体事务工作,制定了《人文讲座管理与运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对人文讲座的规范管理。为提高讲座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组建了讲坛管理小组,成立了学生联络组织委员会,通过学生竞选产生主要负责人,在相关教师指导下负责讲座的具体运行。同时,学校非常注重讲座效果的评价和检测,每次举办讲座都会对参与学生进行问卷统计,获取学生对讲座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学生对讲座满意度达85%。在不少于40分钟的讲座提问对答中,学生充分把握与主讲人面对面地交流机会,解答疑惑,深受学生欢迎。此外,讲座运行管理小组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自主交流、互动,联络委员会学生也积极努力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自我教育的同时教育服务他人,进一步发挥讲座对学生思想交流的积极作用。

  同时,学校把“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这一宗旨贯穿于讲座的整个阶段,努力搭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平台,培养综合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一是以地学文化为依托,举办以“天、地、人”为主题的特色人文讲座。近三年来,学校举办了30余场特色讲座,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引发学生对大自然奥妙、灾难成因、人类生活、人性本质等问题的思考,指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探索学习。每年世界地球日,学校都会举办针对地质灾害、环境保护等专题的讲座。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邀请地学专家李长安教授对灾难的社会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告诫学生灾难的不可避免性,引导大家思考应对灾难的方法。二是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发挥武汉科教文化优势。学校邀请大批武汉本地学者来校讲学,引导学生关注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了解本土文化。如,学校邀请哲学家邓晓芒先生、赵林先生,湖北省首批“荆楚社科名家”历史文化学家冯天瑜先生、文学美学大家张玉能先生,现象学优秀青年学者张廷国教授等数十名教授来校讲学,将学术研究与荆楚文化的精髓相结合,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域文化,开阔视野,塑造性情,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此外,学校还注重教师特色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模范教师的感召力,邀请他们登上人文讲坛为全校学生传道授业。如,学校政法学院院长致力于科技哲学研究,为学生做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讲座时,鼓励学生关注具体问题时要面向全球,培养大国公民意识。

(责任编辑: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