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六项举措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2011-05-05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收藏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处在学校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一是明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按照“围绕中心、推动发展、服务大局、强化功能”的要求,建设务实、创新、民主、和谐、坚强的党组织,切实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各二级党组织按照“政治领导、参与决策、保证监督、凝聚力量”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工作创新,通过领导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既做好保证监督又参与决策,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和业务管理的全过程,在“参与”和“支持”中保证监督,在保证监督之下“参与”和“支持”,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以及本单位的各项决策全面落实。各基层党支部认真履行“组织党员、联系群众、行使权利、执行决议”的职责,加强执行力建设。

二是确立了四位一体的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原则。首先是促进改革发展的原则。基层党组织牢固树立“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以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促进本单位和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其次是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的原则。坚持把党支部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通过抓好基层,夯实基础,促进全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升级。第三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总结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方式和手段,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最后是“实效”变“长效”的原则。通过巩固和发扬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单位特点、有效可行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

三是健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学校党委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党委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各部门、各二级党组织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出台了《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关于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激发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此外,还建立基层党建工作定期交流制度,每学期专门召开三至四次二级党组织书记会,传达上级精神,听取工作汇报,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创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载体内容。自2008年起,在教职工党支部中启动“党支部建设活动立项”工作,累计有近400个教工党支部通过立项申请(800元/个),参与率超过了90%。各支部以立项活动为平台,以主题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党支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以及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结对领航让党旗更光辉”结对子活动,所有教工党支部与学生班级或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指导学生班集体、团支部、党支部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坚定信仰,向党组织靠拢。在“党员示范,让党徽更闪亮”主题活动中,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党员教学科研示范岗”、“党员管理服务示范岗”、“党员学生学习示范岗”、“党员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着力塑造了尊师爱生、奉献地大、从我做起的新的党组织和党员形象。

五是做到了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全覆盖。本着有利于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原则,将学生支部设置在年级、班级、专业、实验室、科研团队、实习小组,采取条块结合、本研交叉、师生互动,切实发挥辅导员、组织员、优秀研究生党员在学生党建中的骨干作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专业学习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党组织在学生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此外,还成立了科研平台联合党总支部,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985优势学科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调查院四个党支部。同时,在集中外出实习的党员中成立临时党支部,保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的各项工作就跟进到了哪里。如,周口店实习站、北戴河实习站、秭归实习站临时党支部。

六是实现了“质”“量”并重的党员发展目标。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坚持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把做好大学生、青年教师和“双高人员”党员发展工作作为重点。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坚持“严格培养教育考察、严格党员标准条件、严格履行程序手续、严格审查审批把关”,建立健全了学生党员发展公示制、学生党员转正民主测评制、学生党员发展材料抽查制、党员发展组织员谈话把关制等相关监控制度,实现了党员发展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二级党组织29个,党支部444个。全校党员总数9079名,其中教工党员2541名。在岗教工党员比例为60.8%,其中,专任教师党员比例为68.5%,高知党员比例为68.1%。大学生党员6514名,其中,本科生党员比例为15.9%,研究生党员比例为57.6%。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