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努力开创青年培养工作新格局

2011-12-06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收藏

  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积极探索以“理论学习计划、实践锻炼计划、人生导师计划、校外交流计划”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培养工作模式,注重加强在创新体制、丰富内容及提高质量等方面的培养工作,扎实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努力开创青年培养工作新格局。

  一是实施理论学习计划 开辟特色理论学习新渠道。学校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青马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思想觉悟、道德修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理论学习计划——读书报告会”作为青年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活动,拨发专项资金为每位学员配置100元的读书卡,推荐优秀理论学习书刊,鼓励大家广泛阅读,认真撰写读书报告和心得体会。目前,第三期培训班学员累计撰写读书报告195份,学员依托专业知识,广泛阅读了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际关系等方面理论读物,既提高了广大学员理论学习的热情,又增强了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将“理论学习计划——巅峰论坛”作为青年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和互动交流的支撑平台,邀请优秀教师代表、优秀学生代表做主题发言,组织现场互动,共同讨论交流。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巅峰论坛十余期,涵盖社会观察、珠宝欣赏与鉴定、地学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知识储备量,拓宽了专业学习渠道。

  二是实施实践锻炼计划,提供社会认知新思路。学校高度重视发挥实践锻炼在培养青年学生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各项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与了解。通过实施“实践锻炼计划——我的第三只眼社会观察活动”,以社会调查为切入点,以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为重点,使广大学生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从而明确人生定位和发展路径。目前,有超过90%以上的学员提出了立项申请,内容涵盖“网络流行语”、“蜗居住房”、“蚁族现象”等社会热点问题,此项活动成为大学生人格养成和社会化的重要课堂;将“实践锻炼计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深化大学生社会认知度的重要抓手,每年拨付专款用于重点扶持“青马工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2011年,该社会实践服务团队赴湖南衡阳市走访红色老人,回忆峥嵘岁月,共同传播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

  三是实施人生导师计划,搭建与优秀教师、校友沟通交流新平台。人生导师计划不仅为学员创造了实习、实践机会,积累了就业和创业经验,更主要的是搭建了学员与优秀教师和校友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学校通过创建“导师信息资料库”、“校友信息数据库”,由学员根据需要与校内外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并自主与导师保持沟通与联系,积极向导师汇报个人学习、工作情况,导师们则结合个人职业经历、科学研究经历等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四是实施校外交流计划,探索高校间学生互动沟通新机制。学校以“青马工程”为平台,积极拓宽校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先后组织“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参观走访海军工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重点高校,积极参加湖北省共青团高校系统素质拓展活动和周新武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广大学员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校外交流开拓了视野、建立了友谊、丰富了阅历。

  几年来,学校“青马工程”培训班相继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生骨干,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大部分学生成功保送至重点高校继续学习深造,也有部分学生被知名企业录用。同时,学校还在“四项计划”基础上积极探索,形成了以班级管理委员会和班级党支部为核心,班级文化建设和品牌活动营销为重点,“青马工程”培训班与校级学生组织良性互动的实施路径,有力、有效推动了学校青年培养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良好培训效果和社会效果。

(责任编辑: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