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四项举措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2-05-07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收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秉承“一个理念”、依托“两大载体”、建立“三种机制”、搭建“五大平台”,切实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秉承“一个理念”。学校秉承“学术、修养、自由、个性”的工作理念,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准确定位、科学布局,基本建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研究生院全面规划,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署、协调,以学院(课部、所)为主体组织实施,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明确了负责此项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并逐步为研究生数量较多的学院配备了专职研究生辅导员,建立了“德育为先,德智融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工作框架。同时,特别注重总结和探索研究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发挥学院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导师的育人作用。

  依托“两大载体”。一是依托学术载体,支持研究生学术活动。学校形成以“博士论坛”、“人文学术讲座”等为代表的研究生系列学术活动,2011年共举办校内博士论坛4期,各类研究生学术论坛300多场次,共1500余人次参与报告。为进一步拓展学术研究视野,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与研究生面对面交流,选派优秀科研教师指导其申报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等一系列科研项目或学术竞赛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术研究之中。二是依托文化载体,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通过举办研究生运动会、毕业研究生晚会、“研究生的良师益友”颁奖典礼暨“今夜无眠”元旦晚会等活动,为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研究生全面成长。此外,还通过网络、研究生报、《研究生教育》校内刊物、橱窗等刊登和宣传优秀研究生和导师的事迹120多篇,有力推动了研究生校园文化繁荣,营造了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建立“三种机制”。一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学校制定了《研究生评优奖励办法》和《研究生各类专项奖学金评定办法》,不断加强政策引导,规范操作流程,加大对优秀研究生的奖励力度,2011年评出各类研究生专项奖学金10项,奖金总额15万元,获奖人次52名。二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了研究生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将教育培训贯穿于研究生会干部的整个任期,实现研究生干部培训制度化和常规化。如:每年举办研究生干部培训班,先后对校、学院的研究生会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有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此外,还与校党委组织部共同建立了党支部书记培训制度,选派研究生会主要干部参加团中央、团省委的骨干培训。三是建立融合渗透机制。以学术科技活动为媒介,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科技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发挥导师的育人作用,抓住入学教育、培养方案制定、奖学金评定、论文撰写、就业等重要节点,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将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有机结合;通过举办实践教育活动--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服务团、文化体育活动等,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德智融合。

  搭建“五大平台”。一是搭建支部建设平台,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研究生辅导员,不断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规程(试行)》的学习,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指导,通过评选优秀党员和先进研究生党支部等活动,调动党员积极性,全面促进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搭建学术科研平台和校园文化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文化教育主题活动,推出以“追求学术卓越  演绎人文经典”为主题的研究生学术科技文化节,有效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养相结合。三是搭建实践教育平台,通过加强研究生“三助”(助管、助教、助研)岗位设置和管理,共建湖北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等,为研究生锻炼成长提供良好平台。学校修订了《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三助”岗位3000多个,年均累计发放各类勤工助学岗位酬金3200余万元。四是搭建服务育人平台。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提供奖助贷和日常生活服务等,为解决研究生的各类纠纷、心理危机突发等方面提供帮助。做到了研究生思想教育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