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彰显行业特色探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新形式

2012-09-19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收藏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教育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始终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实践新形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地学人才。

  丰富实践形式,彰显行业特色。学校暑期社会实践行业特色鲜明,实践形式多样,有地质专业技术学习应用、地质行业发展变化调查、寻访老校友、追寻红色足迹、社会民生热点问题调研、地质灾害知识宣讲、公益志愿服务、“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其间,我校师生立足于专业特色,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以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于人民。2012年赴天津市地质调查中心社会实践团以“祖国地质事业发展情况”,“新时期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和“学习地质工作的新理论、新模式”为课题,调研了地质行业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赴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灾后教育现状调研实践团,以“灾后教育现状调研和地质灾害知识宣讲”为主题,为灾区的孩子们带去了温暖的问候和丰富的地质知识,为当地群众普及了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为当地政府提出了若干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受到北川县政府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

  建立健全机制,覆盖全体青年。一是提供组织保障,构建长效机制。我校各级党政部门齐抓共管、高度重视,2012年相继修订及出台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管理条例》,《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及管理办法》,《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自然灾害防御宣讲指导手册》等多项管理办法和相关手册,并将社会实践活动中预报名、培训、立项、跟踪、结项、评优、表彰、宣传、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环节规范化,形成一套完善健全的工作制度。二是着眼全体学生,实现全员参与。在原有的校级、院级特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开设实践必修课和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学生可以团队形式开展实践,也可以个人形式在假期返乡期间服务家乡、宣传学校,基本实现了本科低年级学生全员参与。

  发展社会实践,落实“三个结合”。一是与重要时间节点紧密结合。学校把握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90周年、建校60周年等重要契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今年,我校大学生科技协会以“寻访老校友”为主题,组织了“追溯总理甘肃足迹、秉承地质朴素之风”赴甘肃酒泉实践团,寻访校友温家宝总理在甘肃十四年的奋斗历程,深刻理解总理对地质工作者提出的四点期望,领略地质人的优秀品质。二是与学科优势紧密结合。学校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我校组织“博士服务团”赴各大油田考察实践,与专家座谈、和工人交流、做学术报告、为油田服务。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实践团在宁夏、甘肃、内蒙等缺水地区进行地下水研究、污水处理等相关调研,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帮助。三是与课堂传统教学紧密结合。学校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中,与思想政治必修课相结合,实行学分制管理,促进了此项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实践内容上,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重点展开地质实践、环保实践等实践项目。

  多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合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地大学子怀着地质人的赤诚之心,奔赴祖国各地,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

(责任编辑:王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