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学校办学实际和行业特色,以推进“大思政课”改革为牵引,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选育管用”全链条改革,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扛起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校党委书记直接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学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深入学院召开现场推进会解决队伍建设实际问题。二是强化系统设计。建立“一盘棋”统筹、“一体化”协同、“一揽子”推进的改革机制,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制定《全面深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和提升计划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推进,积极推进教学名家、研究专家、宣讲行家“三家型”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生动力。三是深化协同联动。创新实施“校党委常委联系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服务联系学院”的“双联制度”,通过加强校党委常委与思政课教师的联系,实现对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确保思政课教师能够准确理解和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学院的服务联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助力思政课教师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努力构建全员育人新格局。
坚持专职和兼职相结合,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是严格准入和退出标准。将政治要求作为思政课教师选聘的第一标准,从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纪律意识等方面明确任职资格标准,定期开展思政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评议,严格落实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二是拓宽选用视野范围。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基础上,鼓励校内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优秀专职辅导员和政治素质过硬的相关学科专家等转任专职思政课教师,并给予学术适应期等政策支持,明确一定期限内不占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级岗位职数。三是推动党政干部上讲台。将党政干部兼任思政课教师、上讲台讲授思政课,作为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制定校院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办法、“党委抓课堂”实施方案等制度,校领导和各教学科研单位书记、院长(主任)带头讲思政课、听思政课,从机关干部和专职辅导员中遴选130余人充实到校内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纳入学校教学管理体系。四是积极调动社会育人力量。充分发挥学校在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的校友优势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优势,积极选聘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行业企业管理专家、先进模范、杰出校友和社科理论界专家等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专兼结合打造一批以“大国工业”为代表、具有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品牌化思政选修课。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素养。一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坚持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严把教学内容政治关和质量关,鼓励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实施思政必修课“一课一品牌”创建行动。举办精彩课堂公开课,推行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提升思政必修课育人质量。成立“武汉理工——新华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每年培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0门、“示范课堂”500个,编辑出版课程思政案例集,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及团队3项,建成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以及精品课程,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良好格局。二是提升数字化思政教学水平。坚持以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设立思政教育教学虚拟体验中心,推动学校特色思政课进入中国大学慕课等信息化平台,开展“建设思政课学习和实践网络平台”试点工作,探索打造以沉浸式教学、情景式体验、参与式感知为特点的思政课教育新模式,助力思政课教师提升课程讲授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构建网络育人新生态。三是开展实践研学专项训练。依托行业优势,与三大行业企业共建570余个实践实训基地,鼓励思政课教师把课堂搬到企业车间、桥梁隧道现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每年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教育部思政课教师培训、湖北省思政课教学培训以及学校思政课教师社会考察、实践研修、集体备课等“三级培训”,设立思政课教师教学研究专项,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创新性研究。
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增强思政课教师育人内生动力。一是完善考核与评价机制。出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按照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进一步明晰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在招聘条件设置等方面倾斜支持。通过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和专项考评,加强对思政课专职教师的考核,重点考核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师德品质、理论素养以及履行思政课教师岗位职责情况等。健全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结合专家咨询、教师互评、学生追踪、行业反馈,构建“教学-科研-就业”与“监-督-评”一体化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二是优化职称评聘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落实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指标、评聘标准单列,制定符合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在评聘条件中的占比,健全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价机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突出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实效性。制定《思政课和课程思政优秀教师评选办法》,按不低于5%的比例评选思政课优秀教师并予以表彰,充分发挥优秀思政课教师的榜样示范与引领作用。三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思政课教师理论学习、年度工作、党建责任、综合管理、绩效考评、党纪监督范围,杜绝任何有损国家利益和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积极探索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对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