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华中师范大学特殊类型招生坚持以生为本 力求公平

2009-05-21收藏

  华中师范大学在没有和任何高校合并的情况下,独立发展了13种特殊类型招生形式,特殊类型招生专业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稳步增长。在多年的实践中,学校的特殊类型招生逐渐探索和发展出一系列独特而有效的科学招生办法,保障了考试公平、促进了招生的人性化。

  ――公开和监督保公平

  一是从2004年开始,学校公开了音乐考试现场,组织家长代表参观音乐考试现场各项流程。

  二是学校在2005年投入30余万元,建立音乐考试监控室。每个考场装配影音采集系统,并首次实行音乐招生考试现场直播,即时公布各个考场的考试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受到考生家长和社会媒体的普遍好评。

  三是“随机”方式在各项考试中被广泛应用,学校2008年的音乐招生考试首次实现“零举报”。学校的美术专业考试向来采用随机组合各省试卷、随机安排阅卷教师的办法保障公平,现在,这种“随机”方式在学校的各项考试中被广泛应用。例如,音乐考试流程设置就已实现六个“随机”:考生考试时间随机,考生组号随机,考生在每组的序号随机,考生考场安排随机,评委聘任随机――考试当日早上现场随机抽取此日的评委名单,以及评委考场安排随机。

  四是在更加体现标准化的体育招生考试中,学校着力创新考试手段。2006年,学校投入五十多万元购置一批体育测试电子仪器设备,首次在湖北省高校体育考试中运用电子设备进行测试。在之后的两年,学校陆续引入激光测距仪,电子显示设备、电子摸高仪、红外计次仪、红外计时仪等,使体育类测试完全实现电子化。这既提高了测试的精确性和效率,又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的安全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五是在完善考试方式确保公平的前提下,学校在招生决策落实、考试开展、成绩处理等阶段推动纪委和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在各项考试进行全程录音、录像,保证有据可查,并接受社会举报监督。

  ――服务和温情促人性

  一是大力加强人文关怀,推行“微笑服务”。2004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实行新生报到“一站式”服务、校内“一卡通”,并免费为送学生的家长提供休息场所。在招生考试中,设立家长休息区(室),免费提供热水;对于在考场内候考时间过长的考生免费提供点心;在考试区设立医疗点,为考试期间出现不适的考生提供咨询和医治。在招生录取中,牵涉到学生专业录取与退档抉择时,学校先电话沟通,征求考生意见,实行“有情录取”。

  二是推行“网上面试系统”,尽最大可能方便考生。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影响了自主招生学生的考试,为最大限度的方便考生,维护考生利益,学校选取部分考点采用“网上面试系统”对考生进行远程面试。考生在所在学校,面试考核专家在本校通过网上远程面试方式对考生作出面试打分,这一举措得到社会的极大认可,大量的平面和网络媒体对此项措施进行了报道。2009年,网上面试成为我校自主招生面试的常态。学校计划从2010年开始扩大远程面试的考点数量和范围,更好的服务考试和考生。

  通过对特殊类型招生考试方式、方法的不断摸索和改进,学校在特殊类型招生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