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以创业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依托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和创业扶持项目,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近三年来,非师范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率达到15%以上,毕业生以诚信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目的逐渐在社会上立足。
――广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创业。在学校的指导下,各院系根据自己的优势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如美术学院大学生励志成才服务基地、外国语学院大学生国际视野拓展教育基地等。各院系注重学生创业,指定专业老师给予指导,创造宽松创业氛围,以基地为平台为学生创业创造条件。美术学院在大学生励志成才服务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结合专业特色和优势,引导学生成立了“图丫手绘工作室”“第五象限工作室”等多个工作室,学生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自身的就业,也提高了专业素养,其承接业务均进展顺利,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设立学生创业基金,为学生创业创造环境。为鼓励学生创业,学校设立了学生创业基金,并在校团委下设立创业基金会,指导学生创业。近年,学校团委和各院系通过各种途径对创业的学生进行无偿资助和鼓励。学校团委每年投入30万资金扶持大学生创业,支持3-5个创业实体,建立5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目前,学校团委已成功资助27个项目。资助后,由创业基金会对学生的创业资金利用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定期公示公司资金情况和业绩。学生创业成功后,要求他五年内资助一到两个后续创业的学子,以此来扩大资助面和影响力。
――推广创业计划大赛,营造学生创业氛围。学校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形象设计大赛为主体,引导大学生凭借自身优势开展创新创业,邀请知名学者、企业家为青年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培训,成效显著。每年的创业计划大赛可收到各种参赛作品300余件,学校先对所有作品进行评比和表彰,以此作为创业基金会选择资助对象的主要依据。赛后,创业基金会对获奖的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创业计划大赛作品进行风险投资。以鼓励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设置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将创业纳入课程建设体系。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教务处面向大一和大三的学生联合推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和《大学生求职策略与技巧》两门选修课。课程实行两年以来,共有43人次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课程每学期开设32个课堂,选修学生达到3000人,学习效果明显。在任课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自主创业参与率和成功率均有大幅度提高。本科生李祺在读书期间就成立了武汉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经营汽车租赁、汽车救援服务、汽车零配件设计等业务,手下员工10余人,目前已有40多家单位及公司加盟合作。他不仅成功实现了自己的就业,还帮助了其他人就业。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