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紧抓学术诚信教育 扩大学术打假范围

2010-11-26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培养,强调对学术造假的“零容忍”态度,近年来更逐步建立起立体化的学术道德教育监督惩治体系,不断扩大工作范围、更新工作方法,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成立专门机构,健全监督机制。在由校学术委员会负责学风建设工作的基础上,2006年7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即成立了学风建设的专门机构——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来全面负责学校学术道德建设工作。该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工作政策与制度,受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并提出处理建议,建立起科研评价、职称评定、论文评审等学术监督惩处机制,工作范围覆盖全校教职工、本科生、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活动,在全校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端正学术风气。

加强政策戒导,促使学者自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注重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规范、知识产权等日常宣传教育,通过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树立学术模范典型、开展学风建设大讨论等形式,促使教职工通晓学术道德规范常识,树立学术道德规范意识。同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惩治,设立专门信箱接收举报,对待学术不端行为,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在教师晋升、评奖、考核、评聘、博导遴选、项目评审、成果奖励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政策的引导与惩戒,营造学者自律的良好学术风气。

深化诚信教育,扩大打假范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逐步深化对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进课堂、科研方法与科研规范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树立道德自律意识。同时不断加大对学生学术诚信的监督惩处力度,将学术诚信与学生学籍、评优、就业、升学等挂钩,并不断扩大学术打假范围。在研究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常态化的基础上,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评优活动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始将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成果纳入受检范围,并将检测结果与学院组织奖评选挂钩,在更大程度上促使学生自觉防范、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责任编辑:陈思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