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江苏省实行“科技镇长团”选派工作以来,“科技镇长团”为推动江苏省地方创新型经济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2010年湖南大学选派了罗洪奔、卿宏军、沈刚、杨易、余小游及范泽夫等六名教师组成江苏“科技镇长团”赴江苏任职,7个月来,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科技信息的“传感器”,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指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帮助培养和引进紧缺人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江苏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对各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湖南大学作为一所“985”高校,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人才优势,如何把企业需求与学校的技术研发进行深层次对接,找到产学研合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成为了“教授书记”、“博士镇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担任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党委副书记一职的卿宏军老师围绕孟河镇汽摩配特色产业和机械装备企业,走访全镇各类龙头骨干企业深入开展调研,了解了全镇企业概况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瓶颈,针对性提出《孟河汽摩配产品创新设计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该方案得到常州中汽零产业基地的认可。
作为高校与外企合作的桥梁,卿宏军积极推进湖南大学与常州建立紧密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促成常州市委代表团围绕新能源汽车和创意产业来湖南大学洽谈对接,并现场达成合作意向5项;推动湖南大学筹办常州湖南大学机械装备研究院,并以研究院为支撑,我校承担企业横向课题和预研课题2项,与孟河镇达成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意向协议2项;成功举办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学院与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产业对接,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担任苏州太仓市双凤镇镇党委副书记一职的沈刚老师在走访全镇28家企业时,对各项科技资源进行调研,以备为2011年各种平台和项目的申报做好铺垫。针对企业的科技需求,促成了学校与苏州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沈刚提出了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技术孵化、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三大支柱;要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大力开发生物医药(医药化工)产业、精密机械及汽车配件产业、电子新材料产业和休闲食品产业;抓住项目申报促成与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加强学校与政府的交流,推动校企对接。
助推产学研合作再上新台阶
范泽夫老师担任张家港市乐余镇党委副书记兼市长助理(团长助理)一职以来,该市与学校的联系明显紧密起来。
2011年2月27日,由湖南大学与友邦精工共建的“湖南大学友邦精工汽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张家港市乐余镇揭牌。在揭牌仪式上,该镇领导明确表示,张家港乐余镇要以该中心成立为新起点,与湖南大学之间找到更多的结合点,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力争成为全市校企合作的典型。
范泽夫驻职张家港市七个月时间,走访了企业100余家,建立了一家校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研究生工作站。从最初的人生地不熟到“从外地人到张家港的人的转变”,范泽夫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他说,每一个月的工作,基本上都能见到成效。整个团队也做到了范泽夫所说的“一人多镇,一镇多人,一镇多校”。日前范泽夫代表湖南大学与张家港市签署了多项合作意向书。
担任无锡市滨湖区蠡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的余小游老师将其任职期间的工作感受归纳为:天时、地利、人和。在这样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作为高校选派出的挂职干部,如何利用自身在科技方面的理论钻研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摆在余小游面前的一个挑战。所以在对无锡发展面临的困难分析后,余小游立足企业和高效的优秀教授团队,争取政策支持,建立政产学研平台和长效服务机制。
做好科技信息的“传感器”
“教授书记”、“博士镇长”的到来,不仅壮大了县镇干部队伍,提升了知识层次,更拓展了科学发展理念,厘清了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增强了以创新谋发展的主动性。
担任南京市浦口区科技局副局长一职的罗洪奔老师立足浦口区的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他将自己在浦口区任职一年制定了一个“12333”工作计划,即“围绕一个主题,制定两个规划,推进三个建设,服务三个园区,开展三项活动”,他的计划得到区委领导的高度评价。他说:“由于任期只有一年,很多工作的后期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这也是为以后的工作者做铺垫,打基础。”基于此,他建议热心于科技镇长团工作的团员在得到派出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以便能更好的展开工作。
在句容市担任科技局副局长一职的杨易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参谋员”“组织员”“辅导员”“宣传员”作用,加强产业规划引领,深化产学研全面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做实做强特色产业。在工作的这七个月里,杨易感受最深的是做任何工作领导重视是根本,机制健全是保障,团队合作是关键。杨易表示要发挥“智囊团”作用,促进企业要素聚焦,助力转型跨越;要发挥“生力军”作用,助推产业升级,增创发展优势;要发挥“组织员”作用,构建长效机制,强化科技创新。
教授、博士的背后,是一门学科,一座学院,一所甚至几所大学,是丰富而深厚的创新资源。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过利平在湖南大学组织的“镇长团”座谈会上说:“‘科技镇长团’不仅是推动科研合作和项目引进的联络员,更是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者。”他希望这支独特的队伍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内联外引,多方互动,整合资源,在服务地方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科学发展上再创新突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