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南大学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四好”主题教育活动

2009-06-04收藏

  本学期以来,中南大学以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为契机,强化“四个结合”,有重点、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四好”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主旋律,取得明显成效。

  将“四好”教育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四好”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四好”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明确“四好”教育的总体思路、进度安排、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加大经费投入,资助“四好”教育研究课题,建立“四好”教育活动项目申报制度。各二级学院明确责任人,制定活动方案,利用班团活动、党日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校内媒体、学生德育示范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等多种载体,围绕主题组织开展各具特色、丰富生动的教育活动,形成了协同推进、参与面广的“四好”教育氛围。

  将“四好”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加强思想熏陶。学校创新教育形式,将“四好”教育融于生动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扩大学生参与面,增强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发挥互联网络优势,在校园网站开辟“四好”教育专栏,上传相关视频、书籍、论文及其它文献资料,开展多种网上教育活动。发挥思想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作用,定期开展师生网上对话交流活动,举行辅导员“四好”教育博客大赛,并吸引学生评选互动,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在三个校区巡回放映社会主义题材影片,举办“回望与守望”研究生系列论坛,召开“知党、爱党、跟党走”主题班会,举办“感恩祖国,放飞希望”社团文化节,“祖国颂”歌咏比赛,“江山如此多娇”摄影作品比赛等,大大丰富了教育内容和形式。学校还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实际,举办“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图片展”、“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发展重大政策记”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增进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感受改革开放给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可喜巨变。

  将“四好”教育与重要节日纪念活动相结合,丰富教育内涵。为隆重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学校以“青春铸就未来”为主题,组织开展“明德铸魂”、“博学善思”、“求实创新”、“致用笃行”、“扬帆启航”等5大板块20项教育活动,持续5个月,大力营造爱国奋发、昂扬进取的校园精神氛围。在学雷锋日,组织学生参观雷锋纪念馆,弘扬雷锋精神,鼓励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一帮一”结对活动,帮扶在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切身感受组织和集体无微不至的关怀,树立积极进取的勇气和信心。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参观韶山毛主席纪念馆、第一师范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回顾革命历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在毕业生即将离开母校、走上工作岗位之际,开展毕业生职业理想和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鼓励毕业生感恩父母、老师、学校,到基层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将“四好”教育与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教育实效。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分类指导,组织全校学生党员深入开展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举行“我看改革开放30年”演讲比赛、“学习科学发展观,振兴伟大祖国”知识竞赛、“科学发展观引领我成长”党支部研讨、“扎根基层、服务社会”主题报告会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唱响“四好”主旋律。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四好”教育“三进”工作,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邀请知名理论专家、企业家、优秀校友等来校作报告,引导学生将科学发展观“生活化”、“通俗化”,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发展。在实践中,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实践基地、青年创业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等,成立政策宣讲团,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街道及周边农村宣讲时事政策,开展社会调研和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奉献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喜迎建党88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