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一是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学校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倡导基于问题或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推进研究型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工科课程多采用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讨论与交流相结合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支持经管文科课程多运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摆脱枯燥的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兴趣。通过采取分类别,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改革考试方法,建立现代教学评价制度。学校不断深化考试改革。推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考分离,统一阅卷,建立了试题库,规范了考试环节和教学要求。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探索实施了闭卷、开卷、开闭卷结合、有限开卷、口试答辩、实际操作、大作业、读书报告、论文综述、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方法。还积极探索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相互及自我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考”以致“思”,“考”以“创新”,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把考试变成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提高了课程考试质量,减少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突出了学生个性的培养,有效推动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三是建设网络资源,合理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学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了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在全国具有积极影响的校园网络,并建立完善的网络应用系统,其中,学习管理系统(含网络教学)、教学在线平台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兄弟高校得到推广应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和绝大部分校级精品课程均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学校大力倡导研究型教学模式,近3年全校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时数比例达到79%以上。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多次获国家和省级奖励。教师利用教学在线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打破课内课外界限,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和学术沟通,如校园博客、BBS、QQ、MSN、E-mail等均成为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抽象或难以进行教学操作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使得教学由难化易,由繁化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四是不断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改革,推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继续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修订“2008级本科综合培养计划”,优化了课程设置,提高了实践教学学时数比例,强化了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根据各学院的专业特色,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和计划,开展实践性、研究型、互动式的教学,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学生研究项目的立项支持力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仅2007-2008学年度“学生研究计划”立项达735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33项。通过校内外学生科技竞赛、学生研究计划等途径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共有141名本科生在全国、国际重要学科竞赛中获奖。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