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招揽高端“转化型”人才。一是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以通过在华南理工大学兼职,获得仪器设备、技术配套和研究生生源的支持,同时不必放弃原任职单位的工作,从而降低了引进人才的创业风险。二是学校“前孵化器”已有的专家团队具备成功的产品开发知识和经验,可为纯学术或研究型的专家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和建议,大大提高他们最终实现创业和技术产业化的可能性。三是“对接基地”拟为每个引进的科学家或项目提供100-500万资金扶持和创业各方面配套服务,让创新研究、创业计划可持续发展。
政、产、学、研合作,实现多方共赢。高校与地方共建企业孵化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是增强了地方政府引进高端技术的对接能力和有效的技术验证手段,有效解决了地方政府开发区引进高层人才和高端技术的瓶颈,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得催生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另外,让准备立项入驻的企业首先到高校“前孵化器”进行技术可行性验证,有效减少了地方资金的投资风险。二是充实了高校科研内涵,保障了研究经费。通过把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育成结合起来,进一步充实了高校的科学研究内涵。通过未来利润提成和验证性研究的委托研究费用,保障了“前孵化器”各项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提高了创业企业成功率。“前孵化器”及对接基地所提供的研究环境与条件和人才资源,降低了初创企业的运行成本,稳定了研究团队,提高了产品研究开发效率,可大幅提高中小微科技型创业企业渡过“死谷期”的成功率。
机制创新,促进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与地方共建“孵化器”促进了校转变科研导向,激发创新活力,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通过协同创新,把高校学科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有机的结合起来,让高校更好地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为科学研究的导向,把解决社会民生重大问题与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作为研究目的。二是引入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项目,激发教师群体的技术创新思维和活力,调动和发挥教师的技术创新潜力,为高校纯学术型学者走向创新“创业”、向转化型学者转型提供平台。三是引进有突出学术成就、技术创新意识和企业经验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作为兼职教授,以及孵化的高端技术项目,为高校教学注入了新鲜内容和催化剂,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和校园技术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