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四川大学创新以“双实双业”(实习、实训、创业、就业)为核心的创业教育体系,以“实训促创业,创业带就业”为工作理念全面推进国家大学生创业就业“示范区”建设,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注重典型引路,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同时整合资源,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创业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一、强化政策引导,注重典型引路,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1.学校顶层设计,各单位整体联动,强化政策引导。
配合国家、省市创业相关政策,学校及时出台了《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关于鼓励学生到科技园创新的暂行规定》、《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及创造创业竞赛活动的实施办法》等多项激励政策,并筹划拟定《四川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发放实施办法》等相关条例。同时,学校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学校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针对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创业所提供的贷款、税收、入园区、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行咨询、解读,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
2.深度挖掘、塑造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通过创新创业人才库和项目库建设,与各类成功创业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并多渠道深度挖掘成功创业就业典型团队及个人,通过点面结合的立体式宣传,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发挥创新创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激发广大学子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极大鼓舞了同学们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
二、整合学校、政府和社会资源,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
1.采用“地方+高校+科技园”模式建设青年(大学生)创业园。
2010年1月,由成都市武侯区政府和四川大学重点支持、川大科技园具体管理的川大青年(大学生)创业园正式开园。创业园由政府提供场地和政策支持,位于紧邻学校的黄金地段。学校积极整合师资、政策、资金、场地等多方资源,通过项目推介、市场论证、专家指导、市场拓展、成果展示对团队和项目进行全程孵化,推荐实践性和市场前景俱佳的优秀团队和项目入园。川大科技园也为学生企业入园提供诸多便利:学生企业入住第一年免交租金,第二年降低租金;项目、人才、环境、政策、服务等优势,向大学生创业企业(团队)提供各类优质服务。目前,在校登记在册并跟踪管理的大学生创业项目179个,创业学生总数近900人,入园项目达到50多个,涉及电子信息、软件研发、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行业,解决了数百名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园一家公司项目被列入“成都市高校毕业生创业示范项目”,两家被列入“成都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园重点项目”,4个项目在国家级创业大赛中获奖。
2.采取“企业+高校”模式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
学校与成都市武侯区、高新区等12个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签订协议,并与包括四川锦宏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和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二十七家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共青团创业实训基地,每年为学生提供创业就业见习岗位数百个。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让大学生们在企业的实际运营条件下,把自己的创业构想、经营理念付诸行动,进行创业就业的实际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同时也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举措,在实训中实现价值、奉献社会。
3.积极建设“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学校在认真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向教育部、科技部申报“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并顺利通过认定,为川大学生“双实双业”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平台。基地认定后,国家相关科技计划将优先支持“双实双业”基地依托单位的申报项目,同时给予其它支持政策。
4.努力构建完备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
经过努力,学校已初步构建形成了以“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为依托的创业就业硬件平台、以“全国企业专利工作交流站、四川省鞋业市场创新联盟、四川省技术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成都川大技术转移中心、四川省大学科技园联盟”等为依托的创业就业软件平台和包含“创业辅导、项目申报、投融资、工商、税收、管理、物业”等内容的一系列创业就业服务体系。2010年,川大科技园“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列入国家火炬中心环境建设项目。
三、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1.积极推行“学校+行业”的创业培训新模式。
学校坚持聘请学校专业教师和行业资深专家指导学生,先后开设了企业管理、创业技能、财务管理、市场营运、政策法规等培训课程,并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市场调研、参观园区公司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行业知识,增强对创业知识的系统把握。同时,学校依托网络资源建立“创业信息服务超市”,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定期开展咨询指导会,通过创业信息网络和创业咨询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导师、创业资源、创业政策等信息公布及理论实践咨询服务。
2.在实战经营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操盘)能力。
自2010年起,学校坚持在暑假举办“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实践(操盘)活动”,该活动考虑青年意愿、尊重市场需要、遵循市场规则,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园区的孵化器作用,集“选拔——训练——资助——孵化——接力”于一体,开展“虚拟创业”、“商务模拟”等创业实践活动,搭建真实与仿真相结合的创业实践平台,通过“实战经营+创业导师及行业资深专家深入辅导”的模式,让大学生在创业实训基地—企业的真实市场环境里体验创业的过程,培养创业意识和技能,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学生团队在实训中提出的一些思路和举措甚至填补了企业空白,促进了学生和企业的双赢,走出了具有川大特色的创业教育改革之路,比如,在今年第二期创业操盘项目中,4支创业团队32名学生签订了逾600万元的意向协议。
3.鼓励创业团队参与各类大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地方、国家及国际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2002年到2011年,学校每年组织近万人次学生踊跃参加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培育出近200个学生创业项目。2008年与2010年,学校连续两届以两项金奖、一项银奖的成绩名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总分第一,并成功承办第六届“挑战杯”瓮福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其中08年“挑战杯”两个学生金奖团队获风险投资意向签约金1.2亿元。2008年,川大本科生创业团队“SCU Panda Park”夺得第四届“英特尔-伯克利国际大学生科技创业挑战赛”全球第三名,今年学校又一只本科生创业计划团队通过层层筛选,将在国际舞台上进行角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