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四川大学建设五大校园文化载体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09-22 来源:四川大学收藏

  四川大学突出课堂、活动、校训、环境、网络五大载体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突出课堂载体。一是将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于全校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师资配备和质量评价全过程,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全覆盖。二是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微纪实、微征文等形式诠释思政课内容,探索形成“8秒正能量”主题教育活动等教改品牌。三是打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精选优秀师资开设《中华文化》必修课,创建“人文大讲堂”等人文讲坛。

  突出活动载体。一是倾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坚持开展“凤凰展翅”文化艺术节、“陌上花开”国学月、“感动川大”学生新闻人物评选、“挑战杯”学生科技节等经典校园文化活动,精心组织入学和毕业主题教育活动。二是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成立学术道德与诚信管理办公室,形成以入学签订《诚信承诺书》、入学第一课、专门网站建设、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月等为载体的诚信教育体系。三是全力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实施1000个学生社团建设计划,出台激励政策,打造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空间。

  突出校训载体。一是挖掘学校百年历史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公选课《四川大学校史文化》,常年举办校史知识竞赛、“川大文化与川大精神”主题讲座、校园文化游、校史专题精品展览等活动。二是挖掘校训文化内涵。刊发“校训故事”系列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展示川大精神所蕴含的正能量。三是推进川大精神落地生根。校内各学院各部门紧扣川大精神,提出“诚朴至公,精微日臻”“风正行远、弘理承流”“敏行弘医,精诚至善”等文化理念和院训,将核心价值观显化为价值追求和服务承诺。

  突出环境载体。精心打造“六馆一廊”人文教育基地,校史展览馆、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华西医学展览馆、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长廊已成为学校人文教育基地。丰富校园人文自然景观及其精神内涵,高度重视历史文物建筑保护,以杰出校友命名校园自然景观,以“文、理、行、德、明”为核心字段对校园道路、楼宇、景观进行文化命名。

  突出网络载体。一是全力打造“一网三微”新媒体平台。以学校新闻网、微博、微信、微视(即“一网三微”)为核心,与近1000家校园新媒体聚合联动,成立四川大学新媒体联盟。二是精心谋划和组织网络“微”活动。打造网络品牌,塑造名师风采、问道学业、师道言说、锦水史话等微博微信栏目和微视频大赛等网络“微”活动。三是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培育高素质网络名师,建设由青年教师和学生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扩大校园网络文化育人覆盖面。

(责任编辑:耿道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