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以“适应是成功的起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指导思想,重视对2008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强调全面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全新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学习型管理团队”。在长期的心理管理工作中,学校构建了一支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为核心圈,以学院心理工作者(包括学院的心理负责人、心理联系人)为中间层,以学生中的心理工作骨干力量(包括学生心理社团骨干、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室长)为外圈的“学习型管理团队”。学校从管理工作和个人成长两个方面出发为每位团队成员提供不断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加强对专职教师的专业培训,提供对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邀请国外心理专家做督导;坚持每周开展“相约星期五”活动,专职老师与学院心理工作者一起开展专业讨论和交流;对学生骨干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心理培训。
――全面掌握情况,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为掌握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的学生,10月初,由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牵头、各学院组织参与,对2008级本科、研究生新生展开全面的心理普查测试。本次测试选取目前国际通用的,信度和效度高、筛查能力强的标准化《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维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测量。通过对6000余名新生的测试结果发现疑似问题学生281名,通过对疑似问题学生的面谈简询最终确定重点关注学生45人。在重点关注的学生当中,对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学生由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对其开展定期的心理辅导;对需要进行持续关注的学生,由学院心理负责人和心理联系人加大关注力度,定期了解情况,各班心理委员和寝室长协助管理,并及时向心理中心汇报。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增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朋辈援助和心理危机识别、预防能力,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开设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心理学导论》;面向全体新生开展了十余场“新生心理适应与生涯规划”系列讲座及“新生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危机识别”的讲座;针对08级新生中因地震丧亲学生开展专门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这部分学生尽快走出丧亲的痛苦,融入到学校温暖的大家庭;针对新生中的学生心理委员、寝室长开展“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主题轮训活动,历时近一个月的轮训中,1500余名新生参加了培训,内容涉及心理健康常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常见的学生心理危机种类以及危机的识别、报告和处理等,大大提高了学生心理骨干的工作能力和自我心理健康意识。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