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西南财经大学实施“四个一”工程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2011-11-11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收藏

  西南财经大学高度重视师生健康管理工作,学校以“健康生活、快乐工作”为理念,依托2009年1月成立的教职工健康管理中心,不断探索教职工健康管理途径,创新校医院后勤服务育人举措,重点实施“四个一”工程,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取得了显著效果。

  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提高教职工生命生活质量。2009年,学校制定了《西南财经大学教职工健康管理方案》,规定每年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并积极做好检后评估与随访工作。在体检流程上,采取体检预约方式,一对一电话预约,由教职工自己选择体检时间,确保了教职工在不耽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参加体检。校医院会在14个工作日内把体检结论发放到教职工手上,让教职工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在人员安排上,校医院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医生作为健康指导医生,为参加体检的教职工提供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在B超、妇科等检查项目中,学校还与省市相关医院合作,借用经验丰富的医生为教职工进行体检。在档案管理上,校医院为每名教职工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在人性化服务上,校医院特别针对行动不便的教职工,组织医务人员上门体检,得到了教职工及家属的一致肯定。在健康评估上,校医院根据收集到的个人健康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对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将全校教职工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人群,并分别施以不同的健康改善方案。在跟踪随访上,针对分层结果,校医院对不同人群定期免费进行血糖、血压、尿常规等项目的监测,并积极在药物治疗、饮食、运动上给予专门指导。通过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目前,学校已建立教职工健康档案2050份,建档率为86.0%。学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教职工慢性病治疗率及并发症控制率显著提高。

  安排“一次专题讲座”,树立教职工健康管理意识。从2011年起,教职工健康管理中心开始开展“健康教育进部门”专题健康讲座活动,希望以此活动为契机,督促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掌握科学的锻炼方式,过上有质量的生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了确保讲座质量,使更多教职工受益,“中心”对讲座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在讲座主题上,主要包括教职工常见职业病,如颈椎疼痛、慢性咽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常见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四季养生之道;健康科学的锻炼方式。在活动形势上,“中心”直接上门服务,到职能部门、学院(中心)的办公室开展讲座。在时间安排上,“中心”首先预约,然后根据职能部门、学院(中心)的要求确定讲座时间。在参与人数上,合理控制参与讲座的人数,确保在讲座中与教职工的充分互动,使讲座尽量生动活泼。“中心”计划每个学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讲座,力求覆盖到学校每个单位。目前,“中心”已经启动并陆续开展了第一个专题讲座活动,主题为“健康教育进部门—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主要就办公室常见的颈椎病产生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教会大家做工间操,希望大家在工作休息之余通过简单的动作维护自身颈椎健康。

  组织“一次健康教育”,丰富学生健康理论知识。学校教职工健康管理中心不仅为教职工健康管理服务,更是把服务范围辐射到学生群体。“中心”以“校红十字会”为平台,每年在学生中组织至少一个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2009年3月24日,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当天,“中心”与成都市结核病防治院、成都市青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在学校组织了一场“控制结核,人人有责”的健康教育活动,共发放结核病宣传手册1300余份,结核病防治宣传画报460余份,结核病现状调查情况表100余张。2010年5月,经四川省红十字会、成都市红十字会考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雪佛龙德士古艾滋病预防与能力建设项目大学生同伴教育子项目落户西南财经大学。在该项目的资助下,“中心”在校内选拔了10名同学作为艾滋病同伴教育核心主持人参加了专业培训。2010年7月-12月,10名核心主持人在“中心”的指导下,在校内开展了二十余场同伴教育活动,参与人次上千人。由于该项目组织形式新颖、效果好、接受率高,学校已经把该项目列为“校红十字会”特色和常规项目。截止目前,2011年的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已经开展了十余场。2011年,针对大学生急救知识缺乏的现状,“中心”启动了急救知识同伴教育活动,通过各院系学生会或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校内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大学生应急能力,掌握必要的应急急救措施。目前,该活动正在持续开展过程中。

  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拓展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深入基层,锻炼自我的有效平台。学校教职工健康管理中心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践行服务育人宗旨。2010年暑期,由“中心”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指导的“红十字会学生分会”赴地震灾区都江堰,就震后医疗机构现状进行调研,并深入到都江堰市聚源镇各村进行医疗急救知识宣传。该调查报告得到了都江堰市卫生局与红十字会的充分肯定,并获得学校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等奖。2011年暑期,“中心”与学校通识教育学院共同指导的“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组织同学深入彭州市灾区,开展了一场“微笑蒲公英”的支教活动。支教期间,同学们把急救知识教学作为重头戏,教会了小朋友们在遇到如鼻出血、中暑、烫伤、脚踝扭伤等意外情况时的注意事项,活动效果明显。

(责任编辑: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