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西南交通大学依托交通学科优势 全力服务四川“两个加快”

2009-07-29收藏

  西南交通大学把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全力服务四川“两个加快”相结合,依托学校轨道交通行业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四川省交通运输领域灾后重建、为四川省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地震灾区就业,为四川省灾后重建和西部经济发展出好力、服好务。

  一、发挥交通学科优势,主动为四川省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服务。

  学校积极与四川省合作开展交通运输领域灾后重建工作,先后组建了建筑、规划、道路交通等五个灾后重建支援专家团队,依托“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学校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地质工程等学科优势,为四川省灾后重建提供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学校还与成都市金牛区政府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将西南交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纳入金牛区高新技术产业园范围,在综合交通高科技产业中相互支持,推进区域综合交通产业、技术服务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依托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为四川省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学校先后与成都铁路局、成都地铁公司、中铁九局等多家用人单位开展人才培养战略合作,采用校企合作的“3+1”培养模式,即前三年采用大类培养,后一年与企业共同制订特殊培养计划,学校单独为进入订单序列的学生编班,并按用人单位所需专业方向安排第四学年的教学计划。此外,学校还举办了成都铁路局CRH动车组客运培训班、职教干部高速铁路知识培训班等,为来自成都铁路局的108名干部和职工进行高速铁路安全基础理论、综合调度指挥、客运专线站车服务等方面的系统培训。

  三、结合专业优势和地缘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地震灾区就业。

  学校从灾区重建的实际需求和毕业生实际出发,主动联系阿坝州人事局、青川县人事局;通过 “到灾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主题的宣传动员,努力营造灾区就业的浓厚氛围;将到地震灾区就业的毕业生纳入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优秀毕业生的“金鹰奖”计划,颁发荣誉证书和每人1000元奖金,学校还为到灾区就业的毕业生承担每人100元的考务费用;有针对性地对志愿到灾区就业的毕业生进行简历投递、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目前,已有77名毕业生报名到汶川、绵竹、青川、北川等地震重灾区就业,其中54名毕业生已经通过了灾区相关单位的初审。截止目前,学校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已达95%。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