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每年把节能减排工作列入学校党政工作要点中,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持续开展,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能源收费暂行办法》等管理文件,每年把节电节水技改列入年度专项预算,把节电节水工作作为考核重要目标。近年来,学校为创建节约型校园,从技术改造、管理和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主动地挖掘节能潜力,取得了较好的节电节水效果,使学校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努力又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大投入力度,以技术改造换取节能效益。近5年来,学校共投入3400万资金对沙河校区水电气及房屋等基础设施设备进行了较全面的改造。一批节电节水效果明显的新技术、新材料得到运用,产生了明显效益。一是投入120万元,对教学区2000余米陈旧的给水管网进行了彻底改造,优化了教学区给水管网的配置。新系统运行后,大大减少了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每年节约用水达20余万吨,节约水费40余万元。二是投入21万元,在试点取得明显节水效果的基础上,对全校沟槽式厕所安装大便冲洗器和小便冲洗器共105套。采用依据学生的使用情况自动完成冲洗工作、无人使用时不工作的智能控制的新型节水冲洗设备,节水效果明显,每年节约用水达15万吨,节约水费30余万元。三是投入30万元,对学生浴室及开水房安装了智能水控系统,淋浴实施按时计费,开水实施按水量计费,使供热设备能满足3000人/次使用,比以前增加了1000人/次,每年能回收能源费30余万元。四是投入100万元,分别在沙河校区第二、第三教学楼安装节电光控照明系统1429套。全面采用荧光灯感应式自动调光节电系统,达到无人时自动断电,有人时根据自然光线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实现集中控制。该系统自运行以来,工作稳定可靠,节电效果明显,经测算全年可节约用电140万度,节约电费65万元。五是投入15万元,在沙河校区图书馆阅览楼安装一台节电设备,经实验测试节电约20%。投入30万元,将沙河校区图书馆840套书库照明全部更换成T5节能灯管,并采用自动感应控制开关,彻底改变了以前无人时长明灯现象,节电效果显著。学校还拟投入300余万元,对沙河校区家属区8年以上的天然气管网进行改造,减少天然气泄漏和安全隐患。
二、细化管理措施,以科学管理争得节能效益。学校改革了粗放的管理方式,一是对教学区内路灯系统实行分时段、分路段控制,每晚12点以后,校园路灯间隔停用。二是对全校1200余台分体式空调器安装了预付费电表,对超额度用电使用者按市电价格按实收费,极大地促进了广大教师对空调器的合理使用,节能效果明显,同时规范了分体式空调器的管理。三是对学生宿舍实施定额用水用电管理。对每间学生宿舍下达用水用电额度,对超额度用水、电按表实收水电费,促使广大学生自觉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并在部分学生宿舍安装了大功率用电限电器,确保学生安全可靠用电。四是加强对水电气能耗的计量和统计工作,及时分析和处理能源消耗中的异常情况。五是强化每周定期对公共区域的巡检,及时维修,减少跑、冒、滴、漏、长明灯现象。六是认真开展节能减排专题宣传工作。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中深入开展“节电”“节水”宣传,使创建节约型校园从我做起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搞好规划设计,在基本建设中重视节能环保。在学校新校区(清水河校区)建设中,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新建工程全部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要求。一是工程中广泛采用新型节能产品,如中空玻璃、挤塑保温板、憎水珍珠岩板等,将节能新技术新材料运用于工程建设中。二是供配电系统全面实现400V回路监控、智能调控、计量,合理使用电能。在基础教学楼的所有教室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占位感应和照度感应相结合,实现每盏灯的开关控制,合理节约用电。所有室外路灯均采用LED等节能光源,分区分段控制,不但节约了投资,用电量也大幅下降。三是通过管网设置,将校区的雨水汇集至校园河渠、湖泊中,利于保持校园水土环境。计划投资600万元在清水河校区建设日处理能力为3500m3的污水处理站,将校区污水处理后,用于湖水补充、绿化灌溉、校园清洁用水,既节约资源又环保可靠。四是在公共区域全面采用红外感应节水装置,可靠高效的节约用水。在每栋学生宿舍实现相对集中的热水洗浴,智能控制供热,既节约投资又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既方便管理又有效节能。五是通过覆盖全校的数字化建设,实现了热水、开水、供电、饮食、消费、门禁一卡通,既节能又提升管理。六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采用多种形式的空调系统,既节约用能又降低运行成本。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