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大力实施国际化核心战略,国际合作的范围不断拓宽。从过去单纯的学术往来到艺术领域的交融,成电学子走出国门担当文化使者,既拓展了国际视野,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在艺术的纽带作用下,学校国际化战略与文化育人工作实现了有机衔接。
开放合作,学生担纲文化使者。让学生具有国际视野,既是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也是学校推进国际化战略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学校由校长亲自挂帅,校内多部门协同,在海外校友、友好人士的协助与推动下,论证、制订和落实了组团赴美艺术巡演实施方案,为学生担纲文化使者,走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良机。学校选择地处经济较发达地区、合作交往密切的四所美国知名工科院校开展文化交流,为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创造了有利契机。
精心编排,西部风情登上国际舞台。在节目选择上,结合学校所处西部这一地域文化特色,围绕“西部风情”这一主题,精心准备了能代表西部多民族特色的藏族、羌族、彝族歌曲以及中国经典民歌、舞蹈、器乐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组成了一台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雅俗共赏的歌舞晚会。在演职人员组成上,实现高学历与高素质相结合,随团学生中既有博士生,也有硕士生和本科生;20名演员都曾在国内各种比赛中获奖,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
演绎精彩,美国观众感受“超乎想象”。在中秋国庆双节相连的十二天时间里,艺术团师生将东方艺术的神韵真情呈现:《吉祥谣》表现了青藏高原藏族人民的淳朴好客;《龙的传人》寄托着海外游子对亲人的魂牵梦绕;竹笛吹奏的《牧民新歌》展现了广阔大草原牧民的幸福生活;原创作品混声无伴奏小合唱《打跳》表现了彝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舞《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海内外儿女千里共婵娟的美景;描写彝族火把节盛大场景的舞蹈《燃烧的七月》更是巧妙地将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项目“飞竿”融入其中。真诚、热情和高水平的表演征服了美国观众,当地记者用了近两千字的篇幅来介绍这场“令人超乎想象的演出”,他们认为作为一所工科院校的学生能在艺术舞台上有如此的表现是“令人震惊的”。
艺术搭桥,拓展国际化育人空间。艺术巡演期间,学校师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在姊妹学校威廉玛丽学院,同学们参观了校园和实验室,观摩了舞蹈课,并与美国师生以舞会友。在密苏里大学,师生们近距离接触了全美最好的大学体育馆,从建筑的细节中体验了人性关怀。在密西根大学,代表团参观了立足学科交叉的实验设施,通过与该校教授们面对面交流,大家以新的视角认识了创新的开端——用学科交错的灰色边界创造新的灵感。在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同学们参观了福特汽车生产线和福特博物馆,了解了汽车现代化生产进程。十二天的赴美演出、互访、交流活动,既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友好、交流、发展的种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注入了国际元素;也充分诠释了学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加人生厚度,以宽广的视野拓展人生宽度,以崇高的境界提升人生高度”的文化育人理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