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电子科技大学着力构建普惠型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体系

2013-01-16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收藏

  电子科技大学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引下,遵循“创新源于实践”、“创新人才必须在实践中培养”等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化理论、强化实践、强化创新,三者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均为创新服务,着力构建“普惠型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体系”。

  一是纳入课程体系,实践教育四年不中断。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校的实际,瞄准提高实践教育质量,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将实践贯穿学生四年教学全过程。实践教育从低到高逐渐递进,由实验模块、实习模块、设计模块、创新模块四个层次构成,每个模块又包含若干教育环节、教育场所和教育目标。在培养方案中,通过增加实验学时、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电工电气实训等,确保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学分比例超过25%。同时,将“创新学分”纳入培养方案,各类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课外科技训练和军训等丰富的内容和环节确保实践教育四年不断线。在保留必要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大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使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比例超过95%;新开设一批反映当代电子技术的选修实验,每年开设跨专业选修实验100余项,选修学生近5000人次。与科学研究结合,“真刀真枪”搞毕业设计,近三年,结合科研、工程的毕业设计比例在80%以上。

  二是加大投入,为学生实践提供平台保障。为了保障实践教育条件,结合新校区建设,学校先后投入近1.5亿元用于改善与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到位,集中投资,保证重点,提高效率的原则,重点建设了一批基础实验中心和专业实验室,培育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是建立活动基地,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学校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投入50万元,用于资助学生开展学术研究。2007年以来支持了超过1000名学生的400余项科技创新课题。各学院也开展诸如SEAT计划、URTP计划、雄鹰计划、SRT计划等,使全校超过20%的本科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科学研究。建立校院两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学生开展各种课外科技活动。近三年,约2/3的本科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其中。进一步完善系列科技创新活动课程化,注重效果,扩大学生受益面,将电子设计与制作、数学建模、ACM、信息安全、嵌入式等系列竞赛课程作为素质教育或创新学分选修课纳入培养方案供全校学生选修,2011年选课此类课程学生1118人次。积极推动各学院根据专业特色实施“一院一赛”,营造课外科技氛围,确保百分之百的学生四年内至少参加一项科技竞赛。

  普惠型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体系让所有学生均能在实践中收获成长。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等各类国际国内科技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多次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亚太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总冠军等。学校对400余家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入职后的表现整体满意度高,特别是对我校毕业生的实务操作知识、实践动手能力认可度很高。

(责任编辑:王磊)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