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始终把为军队培养输送高素质国防军事人才作为学校的光荣政治任务,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课程、军事训练、实践育人四大育人体系,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西南大学特色的思想觉悟高、专业基础好、军事素质强、全面发展的国防后备军官 。
——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构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校把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抓手,积极开展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加强从军报国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端正入伍动机,献身国防事业”主题教育;组织《当代军人理想与信念》系列讲座,增强国防生献身国防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二是强化军人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军事理论课、军事知识讲座、优秀军事电影展等,培养军人职业道德。三是落实学习先进典型教育。开展“学习先烈精神,服从祖国召唤”主题教育;邀请军队英模、部队军官和优秀毕业国防生来校作报告。
——完善“三个”育人课堂,打造国防生特色课程体系。学校高度重视国防生综合素质提升,积极开辟“三个课堂”,培养国防生核心竞争力。一是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课堂。学校开设军事思想、军事法、和军事领导科学等必修课,国防建设、战争简史、军事高技术概述等选修课,设计个性化课程。二是突出社会教育课程,丰富第二课堂。学校依托重庆丰富红色教育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赴小平故居、红岩革命烈士纪念馆、江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等地参观学习;组织到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基层部队交流学习,深入一线体会部队标准与要求。三是开展专家专题讲座,创新第三课堂。学校定期邀请后勤工程学院专家教授、部队官兵、学校知名教授、已毕业国防生等为国防生开设专题讲座;先后开展“军事历史”、“诚信廉政”、“保密安全”、“创先争优”等主题讲座20余次。
——健全“三大”训练制度,构建国防生军事训练体系。一是建立规范化的军事训练制度。学校开设国防生队列训练专用场地,修建标准400米障碍训练场;将每年的五月定为“国防生军政训练月”,进行高强度系统训练;制定国防生定期考核制度,对国防生进行严格规范考核,确保国防生培养质量。二是制定规范化的军事训练任务。除完成专业学习外,还需完成约550个学时的军事训练;每年暑假,学校组织到成都军区驻渝部队进行当兵训练,培养国防生的“兵味”。三是创新国防生军事训练模式。为提高国防生任职水平,学校将高年级国防生分派到各学院担任新生军训教官,全面参与学校军训任务,提高国防生个人军事素质、指挥、组织协调能力。
——强化实践活动三个“结合”,构建国防生实践育人体系。学校坚持三个结合原则,强化国防生社会责任感。一是坚持与军事特色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成立军事爱好者协会,组织校内定向越野赛,真人cs比赛;参与重庆地区国防生基地化集中训练。二是坚持与国防生特色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北碚区社会福利院建立“西南大学国防生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看望照顾老人;自发成立国防生“薪火基金”,每人每月捐出20元援助家庭困难初高中学生或社会孤寡老人。三是坚持与学校特色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国防生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进三同”暑期实践活动,植树造林活动,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