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西安交通大学积极探索高雅艺术传承发展新途径

2012-07-17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收藏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16 号文件精神,以“高雅艺术进校园”为重要载体,不断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为广大师生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在高雅艺术的创新与传承、优秀文化的繁荣与引领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成立戏剧学院,探索文化传承新模式

   2012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创建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这是我国理工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首次创办戏剧学院,也是戏曲专业类研究院所首次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的联合办学模式,以专业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逐步实现分层次人才招生与培养的新模式,招收、培养戏剧专门人才,发展戏剧创作与研究。

  戏剧学院的成立,不但为学校营造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环境,也标志着西安交通大学在面向社会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传承优秀文化、推广戏剧艺术、培养戏剧观众、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打磨时代精品,引领高雅艺术新繁荣

  陕西戏曲研究院具有光荣的历史与雄厚的艺术实力。其前身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改革开放以来,创作演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其中《千古一帝》《杨贵妃》《西湖遗恨》《杏花村》《漂来的媳妇》《留下真情》等剧目屡获佳绩。近年来,大型现代戏《迟开的玫瑰》、秦腔新编历史剧《杜甫》《凤鸣岐山》《雀台歌女》《大秦将军》等,备受好评。

      今后,以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为依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将继续遵循研究改革、创新实验、示范演出、教育培训的方针,不断推出反映时代精神,挖掘人性深度的优秀剧目与精品力作,丰富地方戏曲艺术宝库,延续并创造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古老剧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陶冶莘莘学子,锻造校园文化新亮点

  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成立以来,不断在交大校园里掀起走近大师、欣赏经典、荡涤心灵、陶冶情操的高雅艺术热潮。学院的新老艺术家们在舞台上倾情演绎多彩的人生风景,高水准的文化熏陶与高规格的艺术表现,使学子们不但切身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从中学习了艺术家对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

  2012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领衔开始“高雅艺术进校园”巡演。在20天的时间里,行程4300余公里,将《西京故事》送往广州、长沙、湘潭、武汉的11所高校。

  此次巡演展现了综合性大学举办戏剧学院的特殊优势:科学与艺术的紧密结合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学科结构,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敏锐的感受力与创造力。同时将更多优秀的师资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培养更多乐于了解、接受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高层次人才。

(责任编辑:王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