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陕西师范大学采取“四大工程”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11-01-10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收藏

建校66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先后培养各类人才13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在各类学校任教,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师教育进入新的转型期。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摇篮”的陕西师范大学发挥师资培养人才科研资源优势,采取“四大工程”积极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新模式,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培育新一代高素质教师发挥了骨干和引领作用。

一、教师教育制度创新工程

继续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项目,建好创新型教师培养实训基地,探索大中小学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大学与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自主招生,建立优秀师范人才选拔的多元机制;继续实施“双导师制度”,建立导师问责机制,培养实践型、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启动“创新人才实验班”工程,探索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培养途径;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优秀教师”工程实施力度,大面积开展双语教学,搭建学生成长的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教师。

二、教师专业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以国家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平台建设为契机,继续建设好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中心、教师教育资源中心、免费师范生学科专业能力拓展与创新实验中心、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和教学技能大赛共享平台,提升学生核心职业能力;聘请一批高水平、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学名师,担任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指导教师;深化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建成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实训基地,促进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三、基于互联网的“TE百科”建设工程

基于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教师资源分散的客观情况,学校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施“TE(Teacher Education,即教师教育)百科”建设工程;建设“TE百科”网站,使之成为教师、学生自由提供、内容开放、包含人类所有教育知识领域的教师教育百科全书,为基层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态的、可自由访问和编辑的网络知识平台,实现教师教育资源“滚雪球”式增长;培训“TE百科”系统的门户管理员,聘请教师教育专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高水平的网络服务。

四、免费师范生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工程

建设远程教育视频平台和覆盖西北地区的100个远程视频点,通过现代远程技术,实现教师对学生点对点、直观的直接教育教学,为免费师范生将来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提供技术支持;适应远程研究生培养新需求,构成新型的师生网络学习共同体,落实导师在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变革传统的研究生课程模式,适应远程教育的需求;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远程教育质量保障条例,规范远程教育行为,推进免费师范生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管理工作;通过计算机技术,加强动态监测,实施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培养效率。

学校还创建了教师职后培养培训模式和面向西部县乡农村一线教师远程教育模式,形成了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搭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学习平台,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服务教育均衡。

  近年来,学校根据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制定了教师教育行动计划和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方案,大力加强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建设教师教育创新团队和学科群、师范生学科专业能力拓展与创新实验中心、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教师教育资源中心、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