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科学研究道德和学风建设,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陕西省学位办的部署,长安大学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改善培养模式,开展多项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讲教育活动,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学校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努力开展基础课教学改革工作。为了适应对外交流及课题研究的需求,学校积极推动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工作,专门设立教学改革基金,用于支持研究生英语及数学课程改革工作。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已在2011级研究生中开展。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参与改革的研究生外语能力,利用外语开展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是有效发挥奖学金奖先评优导向作用。近年来,长安大学研究生规模不断增大,培养学科也逐年递增,仅2011级有硕士1902人,博士188人,今年毕业硕士1433人,博士91人。学校根据研究生层次、类别,科学规划、设置奖助学金项目,认真做好奖学金的评定工作,确保公平公正,达到奖励先进,督促后进的作用。学校制定严格的研究生学业考评制度,认真计算每个学生成绩的基础上,2011年共评出一等奖学金1161人,二等奖、三等奖学金2600余人。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和单科竞赛作用。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加强单科竞赛工作,多措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11年长安大学研究生参加了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有9个队获奖,其中四个队获国家二等奖。五个队获国家三等奖。大力推进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和交换生工作,2010年共派出8人,其中攻读博士学位4人,联合培养博士生4人。选拔6名硕士生到台湾交流学习,6名硕士生赴韩国进行交流学习。
四是多举措加强学风道德和学风建设。为了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陕西省学位办的部署,开展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讲教育活动,活动包括邀请学校李佩成院士和西安交通大学侯洵作专题报告。各学院分别聘请品德高尚、造诣深厚、为人师表的专家作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报告和召开座谈会。印发《长安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暂行规定》。为了鼓励创新性和前沿性的博士论文选题,加强拔尖博士生的培养,制订了《长安大学博士生助研科技项目资助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了“长安大学博士生助研科技项目”。首批资助了5项助研科技项目,资助金额75万元。
五是全面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为拓展博士生的学术视野,2011年对1名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博士生在美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了资助,对2名博士生在国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了资助。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继续坚持博士学位论文全部匿名评审和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全部匿名评审的制度。因此,学位论文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得到进一步改善。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