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长安大学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2020-04-22 来源:长安大学收藏

  长安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相关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落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紧密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实施”运行机制。学校党委全面掌握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情况,并纳入党委常委会议事范畴,集体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明确党委书记、校长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思政课教研室或一名思政课教师,院党委书记、院长及其他班子成员联系一名思政课教师,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进行具体指导。制定《校院领导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要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次,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推进学校领导示范引领上好思政课,实现党委书记、校长和院(系)党组织书记、院长(系主任)为师生讲授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常态化。

  切实完善课程体系。研究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长期规划》《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实施方案》《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在政策支持、职称评聘、经费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持思政课建设,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对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优化机构设置,设立“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部”“中国特色理论教研部”“思想品德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形势政策教研部”等5个教学研究机构。严格按照教育部思政课建设标准安排教学计划,保证学分和学时,并统一使用中央“马工程”最新统编教材。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强化问题意识和教学团队攻关,细化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实施“课堂—课程—科研—学科”一体化工程,构建课堂讲授、在线学习、实践体悟、文化育人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与二级学科方向相统一,构建学科支撑课程良好格局,推动实现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向课程优势转变。实施“一课一品”课程教学改革,实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5+X”弹性专题教学模式,通过集体备课选出10个专题重点讲、5个专题详细讲,再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专业,选择2—3个专题进行深入讲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行业特色,稳步推进《交通强国》《地学人与国土文化》《绿色发展与人居环境》等行业思政课程建设,以慕课、微课方式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习马汇思”“政青年”等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统一。

  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引育并重”原则,以“团队+梯队”为路径,实施“优秀人才引进计划”“青年教师提升计划”和“教师科研创新岗计划”,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等方面给予倾斜性政策支持,打造学科梯队整齐、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教学效果良好的师资团队。严格按照全部在校生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的标准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交流和实践研修。落实思政课教师三级培训和实践研修制度,实施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和素质提升计划,近5年选派60余人次参加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计划,80余人次参加陕西省高教工委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组织180余人次利用暑假前往上海浦东新区、西柏坡、井冈山、延安、遵义、华西村等地实践研修,组织120余人次前往国内多所知名大学进行交流和调研,努力建设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