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长安大学以“五个坚持”为抓手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

2021-11-08 来源:长安大学收藏

  长安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文化浸润、理论研究、三全育人五个方面协同发力,增进各族学生“五个认同”,营造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部署、实施有方案、落实有步骤、保障有措施、效果有检查。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设立民族学生工作办公室,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等16项制度文件,进一步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保障和育人阵地。校领导为民族学生骨干讲授网络思政课,坚定民族学生学好专业本领、建设祖国家乡的理想追求。

  坚持骨干培养,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队伍保障。培养选留优秀民族学生担任专职辅导员,支持设立“秦疆情民族学生工作室”。畅通人才交流学习通道,精心打造“学工论坛”“辅导员沙龙”“‘青马学校’民族学生骨干培训班”三个校内培训项目,邀请全国时代楷模、民族政策领域专家等作专题报告,提高民族学生工作队伍政治素养。近三年来共选派民族学生工作干部参加省部级培训62人次。重点支持培养在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新媒体宣传等方面成绩突出的民族学生骨干,为周围学生树立榜样,辐射带动全体学生发展进步。

  坚持价值引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石。教育引导各族学生心怀“国之大者”,深入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深刻领会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大政方针和工作举措。构建贯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常态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发《延安精神》等校本课程,开设武术、健身操等课程,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四个自信”搭建广阔平台。编制《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务》《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等系列读本,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造“石榴籽舞台”“民族团结一家亲学生风采大赛”“丝绸之路文化风采展”“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大赛”等“文化浸润+民族团结”校园文化品牌,构建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弘扬、借鉴和发展的交流平台,促进各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创新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联网+民族团结”路径,引入校园新媒体,建设“长大石榴籽”微信公众号、“长大民族一家亲”交流群等平台,建成进一步促进各族学生团结互助的互联网空间。

  坚持理论先行,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路径。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聚焦“课题、论文和专著、一流课程和一流教材、高水平宣传报道、网络作品、咨询报告、讲座品牌、第三方评价”八个方面,通过专题培训、专项课题、工作案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上层次。学校“国家安全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基地”获批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研究基地。举办全国“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质量”学术论坛,助力全国高校民族学生工作队伍进一步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投入专项经费,鼓励支持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工作创新发展项目、专项课题、思政教育活动、学术与经验交流、思政队伍建设等工作。

  坚持“三全育人”,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党政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五大主体联动协同管理服务网络,实施方向性政治领导、全程性思想引导、倾听性情感疏导、互助性学习辅导、榜样性行为教导、针对性就业指导,增强育人合力和立体育人格局,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施“德育立心工程、智育攀登工程、体育强基工程、美育浸润工程、劳育锻造工程”5项工程,构建学生“五位一体”新时代进阶式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成才型”资助育人模式,构建受助各族学生消费指数模型,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实行个性化、差异化的精准资助项目,实现各族学生资助工作认定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大力推进实践育人,组建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新疆伊犁、山西吕梁等地追溯红色记忆,厚植爱国情怀,见证小康成就,助力乡村振兴,在亲身实践中深刻了解国情民情,坚定“五个认同”,引导各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