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兰州大学始终把发展作为学校建设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抢抓机遇,谋划大事,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一心一意促进发展,学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一、加强党委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校党委始终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通过中心组学习、务虚会交流、参加培训等形式,有效地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驾驭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管方向、抓大事、谋全局,着力健全决策科学、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员工办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社会和师生员工满意的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证学校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凝炼办学理念,明晰办学思路,完善发展规划。校党委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形势和学校发展现状,更加明确了创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凝炼、丰富了“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内涵;确立了内涵建设基础上重点跨越的发展战略,明晰了“立足科学发展、稳定办学规模,教育质量优先、科研创新主导,队伍素质优良、学科协调发展,校园和谐文明、办学水平一流”的总体办学思路。适应医学学科并入后学校事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调整了各校区功能定位,修订完善“三大规划”,制定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学校的发展脉络更为清晰。
三、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校党委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坚持定期通报情况制度,积极搭建平台,畅通教职工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渠道,扩大了科学决策的群众基础,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投身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党委常委联系民主党派制度,帮助各民主党派、台联、侨联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党外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贡献才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工会、教代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纽带、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作用。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在学生成长成才、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积极认真地落实离退休工作政策,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离退休教职工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学校统战、工会、共青团、离退休工作多次受到国家和甘肃省的表彰奖励。
四、抢抓机遇谋发展,集中精力抓大事。校党委把发展作为学校建设的第一要务,殚精竭虑抢抓机遇,全神贯注谋划大事,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一心一意促进发展,开创了学校事业的新局面。深度融合,稳步推进兰州医学院并入事宜。学校按照“平稳过渡、实质融合”的思路,总体部署,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兰州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整体并入后的各项工作。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被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医学教育和医疗水平快速提升,服务地方和社会能力明显增强。继续推进榆中校区建设,学校规模效益日渐明显。学校继续推进榆中校区各项基本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榆中校区的功能定位,完善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榆中校区的建设,拓展了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为本科教育规模的稳步扩大,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基本条件,为实现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化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继续保持学校本科教育教学优良传统的同时,抓住本科教学工作改革与建设的一切机遇,全面动员,加大投入,推进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深厚的学术底蕴、过硬的培养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全面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学校制定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措施。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新方案,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势政策和国防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与学生之比明显提高。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主要媒体的广泛宣传。紧紧抓住“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良好机遇,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水平。通过 “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办学条件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明显的提升,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整体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