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兰州大学2008年特殊形式的各类招生考试工作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各学院、各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下顺利结束。
教育部近年来施行的有关特殊形式的招生考试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文艺或体育特长生、艺术类、高水平运动员、自主选拔录取、保送生招生等,实行免考、单独考试或不同文化课考试成绩要求等,给高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拓展了空间,对推动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转型与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具备艺术类、高水平运动员、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等特殊形式的招生考试资格的学校,并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成功进行了多年的招生工作试点。今年,该校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三项有力举措,倾心打造招生“阳光工程”,确保特殊形式招生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全程监督,科学开展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
今年该校艺术类专业计划招生130人,其中艺术设计专业计划招生70人,音乐表演专业计划招生60人。报考该校的艺术类考生多达6000余人,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份。
为确保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学校从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全程监督、信息发布等方面,认真贯彻艺术类招生考试“阳光工程”的各项要求,建立了规范、严谨、科学的招生工作体系,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特别加强了对考试现场、制卷、印卷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监察。针对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比较特殊的实际情况,学校今年进一步增加了校外艺术设计和音乐表演专业的评委人数,邀请了省内6所兄弟院校和友好合作单位的院长、专家参加评卷工作,按照教育部要求分省组织评卷工作。从划线结果来看,各省上线考生的分值分布基本一致,达到了分省评卷、同一专家小组、同一尺度的预期目标。
二、公平竞争,精确测试,监察记录,努力完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工作
今年该校高水平运动员计划招生30人,其中男子篮球、女子排球、田径项目各8人,武术项目6人。
为提高生源质量,吸引优秀生源,学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优化招生方案,制定招生政策,扩大招生宣传,吸引高级别的高水平运动员报考该校。根据学校体育部的建议,针对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的特点,为尽早确定拟录取名单,学校在考试时间上做了较大的调整。1月中旬,首先进行了两个集体项目(男子篮球和女子排球)的专项测试和文化考核,共有来自山东、辽宁、四川、陕西、北京、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河南等省份的48名国家二级运动员报考篮球项目;3名国家一级运动员和10名国家二级运动员报考女排项目。3月底,该校又组织了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试第二阶段个人项目(武术和田径项目)专项测试和文化课考核,共有4名国家一级运动员和7名国家二级运动员报考田径项目;2名健将级和6名国家一级运动员报考武术项目。总体来看,今年四个项目的报名人数和运动员等级均比上年度有了大幅度提升。
针对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试的特殊性,根据教育部规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阳光工程”,该校各项测试工作严格按照招生简章规定的测试内容、测试标准进行,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为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考试中特别强调评委在读表、测量时须与招生、监察部门同时记录。考生家长在体育馆、田径场看台全程观看了该校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测试的各个环节。
三、公布方案,严格选拔,透明公示,竭力做好自主招生和保送生招生工作
按照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要将自主选拔录取、保送生等招生工作统筹协调。为此,该校认真总结经验,经过深入思考和讨论,于去年12月就提前向社会公布了2008年自主招生和保送生工作方案,从扩大招生范围、吸引学业优异考生、网上报名、考试科目自选、单科特长生选拔以及奖励特优生等六大方面吸引广大考生报考该校。经学校组织初审、笔试、面试等相关考核,最终从上千名考生中选拔出216名自主选拔合格考生以及23名保送生。3月底4月初,该校按照工作安排,已将合格考生名单和相关信息分别报送教育部、考生所在中学和生源省级招办,特别要求考生所在中学加强公示。
按照教育部要求,自4月中旬开始,该校高水平运动员初选合格名单、自主招生初选合格名单和保送生拟录取名单将由教育部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