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兰州大学“五抓五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2020-12-24 来源:兰州大学收藏

  兰州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从整体设计、课程建设、教学团队、质量保障和典型引领等方面,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抓规划引领,促进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学院系统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全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统筹领导和规划设计。制定印发《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推动全部课程确立德育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章节、知识模块、学业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明确参与主体的职责,各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团队负责课程思政内容的探索、挖掘和建设;各教学单位党委书记、院长负责课程思政内容的审核、把关和监督;党委宣传部、教务处负责统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抓课程建设,促进载体创新,增强“内动力”。建立健全课程教学体系,针对人才培养特点、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生思想特征,从教师主体、课程载体、课堂阵地等维度完善课程教学体系,进一步明确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医学、体育和艺术等不同类别课程思政重点。推动建设《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走近核科学技术》《文科物理》等一批富含思政元素、广受学生欢迎的线上和线下“金课”。截止目前,学校3000余门专业课、225门通识教育课、73门在线课程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共立项13门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课和通识课程作为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抓教学团队,促进育引并举,增强“战斗力”。建立完善培训制度,开展“青年教师专项提升”计划,通过课程教学设计系列培训、青年教师讨论会等,引导青年教师既要当好知识传授的“经师”,也要当好价值引领的“人师”。已组织开展校院两级课程思政专题培训40余场,参与教学骨干近2000人次。积极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坚持老中青“传帮带”,传承创新兰大特色育人经验,将励志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育等融入课堂教学,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探索“思政MOOC”“互动式教学”“大报告+小课堂”等教学模式,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邀请国家相关部委、地方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作为主讲人,结合时政热点开展专题报告会或座谈会,共举办“萃英大讲坛”195场、“国情时政大讲堂”27场。

  抓质量保障,促进考核评价,增强“执行力”。设立教学研究项目、课程改革示范项目、课程思政备案项目等,通过先建设、后认定的方式,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转化成教师个人绩效,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修订《本科教学奖励实施办法》,建立动态化、常态化评价机制,将“帮助和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内容纳入课程评价体系,通过教学顾问当面反馈、听课后书面反馈、长期跟踪评价等形式,推进形成课程思政持续改进的闭环系统。制定《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实施办法》,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分配教学资源、年度业绩考核、绩效分配的重要依据。

  抓典型引领,促进示范带动,增强“影响力”。建设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共立项122门专业课作为课程思政重点示范课程,引导学院、专业、课程、教师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举办校院两级课程思政讲课比赛,通过组织专场报告会、典型案例宣讲等活动,引导教师将身边鲜活的案例作为课程思政素材纳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推出思政特色品牌专栏,打造原创新颖、形式多样的网络宣传文化作品;开设“治学大家谈”和“学在兰大”等专栏,为师生提供互动交流园地,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新格局。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