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北京市采取措施积极推进特殊教育科学、和谐、优先发展

2008-09-10收藏

  目前,北京市共有特教学校24所,在校生3704名,另有5644名残疾学生在1109所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北京市特殊教育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关注困难群体平等受教育权,让残疾学生享受良好教育,努力实现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等为补充”的完整特殊教育体系,入学率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逐年提升。

  近几年,北京市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特殊教育科学、和谐、优先发展。

  一是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将提高残疾人义务教育质量作为义不容辞职责,纳入教育总体规划,将实施残疾人义务教育,充分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作为实现北京特教优质、均衡、特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工作实际,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特殊教育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率先推行残疾人免费教育。从2001年起,陆续对本市户籍、

  在公办特教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生实行“三免两补”政策。即免杂费、免教科书费、免住宿费,住宿生每人每月发放伙食补助160元,残疾学生每人每年发放助学补助300元。实施扶残助学工程,对所有残疾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分别按每人每年1000元、2000元、4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切实解决残疾学生家庭教育负担。

  三是制定特殊的招生考试和入学政策。主要包括:基础教育阶段听力残疾学生在所有考试中免外语听力测试,低视力和盲人初中毕业生与普通学生同步参加中考、低视力高中毕业生与普通学生同步参加高考,全面普及送教上门,保障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基本普及视力和听力残疾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创建7个高等教育专业。

  四是全面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市级投入特教专项经费从最初每年1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万元,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达2200元。“十五”以来,已有6所特教学校迁入新址,新盲人学校和新联大特教学院将在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据不完全统计,投入建设资金达3亿多元。

  五是全面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全是随班就读学生占接受教育残疾学生总数的65.4%,任课教师达1.7万多人。通过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加强学籍双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教研管理指导网络,建设资源教室等途径,不断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