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天津外国语大学打造“四个平台”服务中外文化交流

2011-12-23 来源:天津外国语大学收藏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天津外国语大学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学校外语资源和翻译优势,加强平台建设,积极服务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交流。

  一是搭建教学改革试验平台,努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天津外国语大学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整合学校资源,成立实体性教学改革试验平台--“天外求索荣誉学院”,吸引校内外一流师资从事教学,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首批学生实现金融学与英语、日语等外语专业的有效复合,积极加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中日、中俄、中意、中美等多语种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力度,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熟悉国际市场规则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提供先行先试的平台支撑。

  二是优化科学研究合作平台,努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天津外国语大学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贡献度和显效度。与中共中央编译局合作共建了首个该领域专业研究平台--“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系统开展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翻译研究及高层次对外翻译人才培养。同时,积极带动学校现有“天津国际发展研究院”等研究平台建设,形成了服务国家与服务地方的系统“智库”。依托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拉美研究中心,通过组织召开东北亚经济论坛等各类研讨会,全面推动与国内外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区域文化、国别文化研究,形成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区域性与国际性并重、研究方式“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的良好态势。

  三是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努力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天津外国语大学积极整合、联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积极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依托“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先后邀请英国TNT剧团来校首演莎翁经典剧目《仲夏夜之梦》,日本常磐津艺术团专场表演歌舞伎,天津群星交响乐团专场群演名曲音乐等等,对学生进行高雅的艺术熏陶和文化洗礼。学校注重加强“天外名人大讲堂”品牌建设,不断完善讲堂管理机制,通过邀请画家霍春阳等诸多文化名人来校开展文化讲座,引领广大学子深刻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组织“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的自觉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进脑入心。通过各类活动平台的构建与完善,借助学风建设月、校园文化节、社团活动展示月活动,不断打造高层次、高品位、高文化含量的校园精品文化活动。

  四是拓展文化服务平台,努力做强文化服务品牌。孔子学院是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的全球品牌,天津外国语大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把孔子学院建成集语言教学、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在确保现有四所孔子学院“高质量、创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在巴西等地筹建新的孔子学院。充分发挥小语种专业优势,加快启动小语种汉语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通过派遣更多汉语教师及志愿者、开设形式多样的汉语课程、举办中国文化艺术海外巡演等举措,不断增强孔子学院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

  涉外志愿服务和高端语言翻译是学校的品牌服务项目。多年来,学校借力天津国际化发展,占领高端“语言”市场,争当达沃斯论坛等大型国际会议、国际活动的同声传译“主力军”。组建了多语种志愿者讲解团队、公共设施双语标志纠错团队等,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依托天津外语电子音像出版社、《世界文化》杂志等学校文化产业平台,在成功出版英文、日文、韩文版《中华文化概览》的同时,积极探索多语种推介民族特色文化精品的新路子,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天津外国语大学供稿)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