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内蒙古赤峰市乌丹一中示范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2008-05-16收藏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乌丹一中自2004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以来,在思想道德建设、科技创新教育、帮困助学等示范项目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该校多年来始终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思想, 坚持走“以德立校”之路,确立了“从小、就近、求实、搞活”的德育工作原则,扎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该校充分发挥德育处、团委和班集体等德育职能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业余党校、团校的作用,同时,以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探索实施了十种德育实践活动形式,一是抓好升旗仪式、班会、团队会等常规德育实践活动;二是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开展学生行为的训练活动,建立“潜能生”档案,对学生实行量化考核;四是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体育、科技和读书竞赛活动;五是开展“争做优秀学生”活动,重点做好各级各类“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推荐、评选、宣传和表奖活动;六是开展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活动,学生参加全国学科竞赛,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励的学生共137人;七是定期开展以“实践社会、奉献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撰写了许多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报告和社会调查报告;八是开展了“手拉手”帮困助贫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回报社会的责任心;九是开展“警学共建”和“军校共建”活动,建立了学校警务室,从旗公安局聘请了专职法制教育副校长长期驻校工作;十是开展家校联教活动,健全家校联教制度,成立了家长学校,组建了家长委员会,密切家校联系,努力实现家校一致、导向一致、措施一致的教育效果。

  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青少年科技发明创新教育是该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传统项目,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扶持,不定期的组织科技辅导员到北京、呼市、包头、华东五市等地的先进学校参观、考察、学习,聘请北京专家来校讲座、辅导。几年来,该校学生先后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国际金奖2项,国家级奖励7项,自治区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31项,赤峰市级一等奖71项、二等奖49项、三等奖43项。该校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校”,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科技教育活动室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还无偿给该校配置了部分科普器材和科普资源包。

  在帮困助学工作方面,该校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开展帮困助学工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几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共筹措271万元的帮困助学基金,先后救助贫困生4000多人次,减免贫困生学费212万元,发放生活补助48万元,教职工及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子救助11万元, “内蒙古老区促进会”联系企业救助5万元。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