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

2010-02-26收藏

  近年来,随着达拉特旗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和外来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学龄人口不断增加,镇区学校数量明显不足。在充分论证全旗教育现状和学校、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达拉特旗教育局提出以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软实力,通过加强管理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

  一、渐进式开展,阶段化推进

  2008年初,达拉特旗提出精细化管理,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让全旗教师从理论方面认识、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形成精细化管理思想,为今后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同时,印发《实施精细化管理 打造特色学校建设指导纲要》。2009年10月,在城镇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处于规范化、常态化的基础上,召开全旗农村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现场会,将全旗精细化管理工作逐步推进拉深。

  二、精细化落实,跟进式督查

  在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达拉特旗认真处理宏观指导与细节要求、规范操作与自主实践、统一标准与各具特色三对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分阶段扎实推进。为保障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旗教育局采取过程跟进督查与阶段目标验收相结合、定期评估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检查指导,做到检查细致、记录详细、反馈及时、整改建议得法。要求学校、幼儿园依据反馈的信息制订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加以整改,力求实效。

  三、全方位服务,人性化管理

  旗教育局在强调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的同时,还布置了相应的工作内容。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学生为主体、突出多元化”的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和鼓励中小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同时,积极开发活动课程,加强对活动课程的指导;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实行启发和讨论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重视教学实验活动,并积极探索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同时,启动实施“达拉特旗小学学校特色建设促进工程”,计划利用三年时间,使全旗60%的小学进入市级或自治区级以上的名校行列,培养出一批名校长和教育教学骨干教师,以特色建设促进区域内均衡发展。2009年12月,将全旗38所中小学、幼儿园组建为7个教育发展共同体,促进中、小、幼学段的衔接,旨在扩大学校特色建设成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二)实施“教育阳光行政工程”。达拉特旗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全力为学校排忧解难,使学校专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实行首问责任制、领导包校和机关干部蹲点制,积极开展下基层、进课堂、搞教研、听评课、搞调研活动,兴实干之风、学习之风,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水平,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新形象。

  (三)实施“教师阳光心态工程”。以人性化管理,加强校长、教研、教师三支队伍建设。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科学合理改革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细则》,努力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着力为教师排忧解难,使广大教师乐教、善教。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几年来,先后组织教育局干部、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班主任、任课教师赴北京、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参加学习培训,共计培训20000多人次。

  (四)推行“学生阳光体育工程”。达拉特旗以学生体育为突破口,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以实施“33211工程”为重点,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建成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四、整体式进步,跨越式发展。

  通过几年的努力,全旗各中小学、幼儿园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后勤食宿管理、促进艺术活动开展和教育园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呈现出百花争艳、精彩纷呈的局面。第一幼儿园坚持“去小学化”教学,注重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突显办园特色。实验小学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将校园文化建设即传统文化纳入课堂教学、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六中学坚持“抓管理、重过程、促发展”,利用信息化对住宿生进行管理,做到了24小时全程、全方位有效管理。积极开展抗震防灾应急演练,1000多人仅用1分30秒的时间,就能从教学楼内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第七中学在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低的情况下,立足实际,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狠抓体育训练,开展艺术课教育,注重特长生培养,激励学生自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第八中学全力推进“33211工程”,大力发展学生阳光体育,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开展体育活动为突破口,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第九中学本在抓好教学管理的同时,把学生食宿管理放在了同等位置。制定了住宿部、餐饮部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归口管理流程,实行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第十一中学积极实施精细化管理,构建良好的宿舍文化和餐厅文化,用装帧装裱的字画、人性化的提示语、餐厅小广播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大树湾学校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在缺乏生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闲置校舍,进行维修改造再利用,改造出学生餐厅、阅览室、图书室、电子备课室等场所。白泥井镇中心幼儿园投资500多万元,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镇中心幼儿园,开创了苏木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新局面。第一中学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制订出台五十多项详尽具体操作性强的方案、制度,编辑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材料汇编》。加强各学科与课外活动的紧密衔接,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与健康文明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健全人格,营造出教育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实施教育园区化建设,是旗教育局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第四幼儿园、第三小学、第六中学的“一园三校”管理模式,能够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成为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又一创举。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