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立足民族体育优势,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培养优秀体育人才

2010-10-21收藏

  2009年1月,原锡盟民族体校并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组建体育系,成为锡盟唯一一家具有高职资质的体育办学单位,面向社会招收全日制大、中专学生。组建一年多来,学院体育系结合锡盟传统优势项目,坚持走具有民族特色办学道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积极参加全国、全区重大体育比赛。现已发展成为具有一个少年足球队,一个少年轮滑队,在册生人数400多人,开设拳击、摔跤、射箭等专业,具有优良的训练场地和设施的教学单位。全年参加区内外各类赛事10多场,获得各类奖牌28枚。成为锡盟培养有文化、技能强的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

  一、准确定位,为民族体育走高职教育发展之路奠定基础

  体育系(民族体校)组建之初,学院就确立了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把体育教育作为学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有机统一、相互渗透的办学思路。在办学实践中,注重抓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拓展体育教学内容,坚持将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与学院专业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与锡盟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结合起来,逐步探索出一套具有本院特色的“体教结合”运作机制,逐渐形成了“立足民族体育的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和基层体育骨干”的办学定位和“摔柔项目为主体,其它体育项目共同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并形成了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的鲜明体育教学特色。为民族体育走高职教育之路,培养知识全面、技术高超的更高层次民族体育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以体育教学为依托,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工作

  展示民族体育特色,弘扬优秀体育文化是职业学院体育教育的一贯宗旨,为了更好地塑造具有锡职特色的体育文化氛围,学院首先从选择当地群众基础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体育教学内容,积极改革创新,在学生中普及和推广搏克项目,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主导的形式组建俱乐部开展活动,在各系校间用组织比赛方法进行交流,同时带动了中国式摔跤、国际式摔跤、拳击、射箭等体育项目在校园的开展,成为我院体育教学工作和群体健身活动的一个特色和亮点。精彩纷呈的民族体育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独具魅力的搏克运动以其特有比赛规则深受学生青睐,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体重级别,这些生活中的竞争在古老的民族体育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育,在学习中体育,在体育锻炼中获得个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通过开展特色体育项目的教学和群体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兴趣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使学生领悟了中华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精髓,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当前,民族体育社团化、俱乐部化正在学生中蓬勃开展,在大学生中建立了多个体育项目社团,还成立了搏克队。

  三、坚持人文元素与教学内涵相统一,不断提高特色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常规课程,是实践与技巧的完美结合。在教学中,体育系不仅提供训练场地,传授运动知识,纠正动作,而且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教学内涵。一是理论课教学注重人文知识教育。在讲授特色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运动规则及裁判方法的同时,注重以体育领域的名人名家,尤其是历代民族体育名人名家的事迹融入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特色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基础上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实现在潜移默化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二是实践课注重合作精神培养。开展体育课程的基本技术和技能训练,尽量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及应变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成熟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三是综合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比赛应变能力,培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四是组队和参赛为学生个人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现有培养潜力的苗子并组建各项目体育运动队,带领他们参加全盟和全区体育比赛乃至全国比赛,尽可能地为学生发挥个人潜力提供平台创造条件,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四、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为自治区体育事业发展做贡献

  截至2009年底,学院对体育设施、设备、器械投入资金1300多万,形成了训练设施完备,训练场地齐全的体育教学环境。学院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标准400米塑胶跑道体育场和一块标准人工草皮足球场;两处面积均为500多㎡的摔跤训练馆,原民族体校校址为体育系自由式摔跤后备人才基地和业余体育项目训练使用,开展自由式摔跤和各体育项目的业余训练,为体育系后备人才基地发展和教学、训练、科研等提供可靠的资金和物质保障。2010年,集教学、训练、比赛、办公功能设施齐全12000多平米的体育馆列入新校区建设规划。在注重场馆环境建设的同时,体育系立足学院招收盟内外身体素质好、有体育发展潜力、年龄适合的摔跤爱好者,每年定期举办摔跤培训班,通过教学发掘可塑人才,培养培训并向自治区体工队输送优秀运动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7年底锡盟民族体校被确定为自治区自由式摔跤后备人才基地。在基地建设方面体育系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确定了分管训练工作的一名系副主任主抓基地工作,在经费、设施设备投入给予保证,改善运动员的食宿条件,确保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运行。2009年,体育系顺利通过自治区检查组评估,被评为自治区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

  近年来体育系(民族体校)输送到自治区体工队运动员8名,这些运动员在全国跤坛已崭露头角,朝克巴雅尔在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获得自由跤74kg冠军;布和毕力格获得84kg第5名;阿荣高娃获得女子柔道48kg第8名。

  五、以体育赛事为抓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全力推动学院体育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为了促进民族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学院在完善教学训练的同时,采取“走出去”方式,积极参与区内外的各种赛事,以锻炼队伍,积累经验。2009年体育系组队代表锡盟参加了全区自由式摔跤、柔道、田径、射击、射箭五个项目的单项锦标赛,还参加了全区高校足球比赛、全区大学生搏克比赛、全区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区大学生篮球比赛、“栾树生杯”全国中国式摔跤冠军赛、韩国国际轮滑赛;共获得全区锦标赛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8枚,其它比赛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2枚、团体金牌1枚;输送到自治区专业队的运动员获得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自由式摔跤1枚金牌; 2010年,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华远杯”田径运动会,夺得1金,2银,5铜,同时学院代表队还获得五项第四名,十二项第五名,六项第六名的好成绩。

  为了更好地宣传学院,吸引体育人才,增强人民群众对学院的了解,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学院采取“请进来”的方式,积极承办全盟、全区民族体育赛事。成功协办了欢乐草原——2009全区全民健身大会并获得射箭项目女子1枚金牌,1枚银牌,男子1枚银牌,1枚铜牌;承办了2010年锡盟搏克锦标赛暨锡盟第五届搏克排名赛,承办了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搏克比赛。并获得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一名,男子个人二、三、六、八名,女子个人三、五、七名的好成绩。展示了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体育系“立足民族体育的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和基层体育骨干”的办学实力和不畏强手、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责任编辑: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