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积极扩大办学规模,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办学格局。近年来,内蒙古把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作为工作重点,连续三年采取限制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办法,促使高中阶段生源增量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步入发展最快的时期。全区现有中等职业学校311所,其中普通中专99所、职业高中143所、成人中专62所,另有独立设置的技工学校7所,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有教职工2.1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51万人。2009年招生职普比例达到48.1:51.9,基本实现了奋斗多年的职普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目标,在校生总规模32.70万人,校均规模1075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了88.34%。全区现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86所,2009年民办中职学校招生2.02万人,在校生4.39万人。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2006年以来,国家累计向内蒙古投入职业教育专项经费3.58亿元,自治区本级累计投入5.62亿元,其中2009、2010年自治区本级投入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专项经费4亿元,集中改善了71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目前,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占地2.25万亩,校舍面积309.4万平方米,图书拥有量563.5万册,仪器设备总值7.64亿元,生均2352元,超过了2009年2120元的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加强内涵建设,专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近年来内蒙古大力调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进一步突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增了乳品加工、矿山安全、爆破技术、工程机械、风力发电、化工工艺等一大批自治区急需的应用类技能型专业。目前,全区中等职业教育有专业点1270个,已确定建设的精品专业点有80个。2009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2.4%。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升。近年来,内蒙古通过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双师型”教师数量有所增加,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全区中等职业学校现有专业课教师764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50.65%;“双师型’’教师1639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为21.4%;高级职称教师3567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23.63%;本科以上学历教师1189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78.76%。
五是落实国家政策,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逐步加大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助学力度。目前,全区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牧区户籍学生和旗(县)镇非农牧户口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享受到了每生每年1500元的资助。二是认真落实国家部署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政策,并根据自治区的实际,扩大了免学费的范围。目前,除对国家规定的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外,在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33个牧业旗县的牧业户籍学生和城镇户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都免除了学费。三是职业学校经常性经费由地方财政和主管部门负责筹集,其中教师工资由财政专户支付,多数学校的公用经费能够保证取暖费,其余支出都由纳入预算的学费解决。四是自治区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六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试点组建了职教集团,今年上半年分别由临河第一职业中专和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牵头,组建了巴彦淖尔服务业职教集团和工业职教集团,目前集团运转正常,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二是大力推进校企一体办学,包头机械工业学校采取把企业引进学校的办法,学校招生就是企业招工,设立企业奖学金,企业参与学校教学。内蒙古纺织学校、内蒙古商贸学院中专部采取到企业办学的方式,企业招工即是学校招生,企业为学校办学提供条件,学生边工作边学习,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三是积极推动农牧业职业教育,7月23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介绍了扎兰屯农牧学校扎根农村培养新农民的做法,我区很多学校都采取了类似的办法发展农牧区职业教育。为推动农牧区职业教育,自治区教育厅还组织了所有开设涉农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到山东寿光市召开了现场会,学习寿光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研究我区发展现代农牧业职业教育的思路和对策。四是大力发展民族特色职业教育,重点扶持蒙古族传统体育、舞蹈、骨雕、马鞍制作、马头琴制作等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专业建设。五是加强就业服务和指导,特别强调学生择业观念的教育,把职业道德和择业观念教育为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六是加快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建设,动员部分学校扩大对口招生名额,在对口升学的招生中增加了本科生的招生,鼓励有条件的中高职学校采取“3+2”的形式进行联合培养。七是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遍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2009年全区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达到3.79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9%。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