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10-07-26收藏

  自2007年8月获准成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以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抓住有利契机,积极构建“科学定位、协调发展、内涵提升、特色办学”的内涵发展模式,在办学途径探索、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落实高教强省建设规划,做好学校发展顶层设计

  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落实高教强省建设规划,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技能”为育人目标,确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以面向“三农”和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为宗旨,确定了“做强自己,辐射全省,引领高职发展”的示范定位和“以农为本、工农结合、以工促农、农兴工旺”的办学特色定位。本着内涵发展、示范建设、强省规划同步推进的原则,设计了包括农业机械应用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畜牧兽医及食品加工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流管理等6类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和建成6个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以及实施落实村村大学生培养计划与实施农村职教帮扶工程、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开展技术服务工程、实施院县共建工程与支援新农村建设工程、建设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的北方寒地设施园区工程在内的四项“培训工程”,使学校找准了为区域经济服务、为高教强省建设服务的定位,进一步理清了内涵发展思路。

  二、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学院确立了“以农为本、稳工兴农”的专业发展战略,大力兴办农科类专业,以工科办学优势带动和促进农科专业发展。特别是自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来,针对涉农专业学生不愿报考而农村经济建设又急缺农科类高技能人才这一现状,免费招收农机、设施农业专业学生100余名并免收学费200多万元。目前,学院有农业机械应用技术、农技制造与装配等10个涉农专业,在校生达1170余人。与知名企业如美国凯斯?纽荷兰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农科院及北大荒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享人才培养成果,达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效果。近两年来,学院还投入2500余万元用于改善专业基本办学条件,使仪器设备总值达到6000多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达8350元,学院还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畜牧实训中心等国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满足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机制,行业、企业参与度提高

  建立了校企合作制度,规范合作内容、形式、运行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等内容,使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与上海三一重工集团、飞鹤集团等108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3年来已有千余名毕业生通过“订单培养”走上了工作岗位。引入世界知名企业,合作建立集“生产、培训、教学、服务”四位一体的美国凯斯?纽荷兰生产与售后服务培训基地,一方面完成公司产品生产任务,同时接受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学习农机操作新技术,培养售后服务能力。学院还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的作用,召开校企合作会议,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合作机制构建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合作企业达320余家,行业、企业参与度由过去的46%提高到62%。

  四、以核心课程改革为重点,课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近3年来投入500万元用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内容、实施环节及教学团队建立,共启动核心课程50多门,出版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30多部,核心课程建设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达到一流水平。2009年又新增3门国家精品课程和4门省级精品课程,使国家精品课程达到6门,省级精品课程达到14门,名列全省首位。同时,学院还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辐射能力和共享水平建设,辐射省内20所高职院校和全国12所同类院校,充分发挥了示范性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基本素质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教学内容服从岗位能力培养和素质要求、采用实境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把基础课程改革融入到专业整体改革中,开发了以问题、活动为载体的学习领域,以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学生学习兴趣变浓,探索、进取合作精神得到培养,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五、以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锤炼师资队伍

  投入350多万元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制定并实施了10项管理办法,实施百名骨干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骨干进课堂、百名教师出国学理念、百名教师进修上水平的“四百工程”,选派教师赴英国、德国、法国等地学习先进教育理念,选派165名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选派300多人次参加各种培训,还邀请了100多名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顶岗实践。学院还高度重视国家、省和院三级教学团队建设,目前共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9人,农业部教学名师2人,国家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会委员3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和“农业机械教学团队”分别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2008年、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充足的实验实训条件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使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在95%以上,2009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7.15%,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85%,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0%。

  为使示范建设成果共享,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学院先后与5省27所高中职院校签署对口支援建设协议,并先后派出50余人到高职院校开展专题讲座100余场,培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6000多人次,结对子支援重点专业30多个、精品课程50多门,共享示范建设成果30多项,有力地带动了我省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

(责任编辑: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