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上海市青浦区积极推进“温馨教室”创建

2009-12-08收藏

  自上海市教委启动“温馨教室”创建工作以来,青浦区积极探索“温馨教室”创建的方法和途径,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家校关系为目标,努力提升学校德育水平,增强教师育德能力,取得明显成效。

  一、德育引领,形成创建工作合力

  青浦区把“温馨教室”创建纳入学校争创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安全文明校园、行为规范示范校的主要内容,引导学校把“温馨教室”建设列入学校整体工作,鼓励师生共同参与。2007年以来,该区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家校关系”为重点,多次组织“温馨教室”创建专题研讨会,进一步拓宽中小学创建“温馨教室”的思路和视野。全区各中小学始终把“温馨教室”创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整合各方教育资源,以班级为基础,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把“温馨教室”创建与推进“两纲”教育、班队集体建设等各项工作相结合。不少学校从环境布置着眼,让教室充满温馨:有的建起“展示墙”,展示学生与老师共同成长的足迹;有的“种栽”“感恩树”,每做一件感恩事,就在“感恩树”上贴一片树叶,从而使它枝繁叶茂。不少学校从教学着力,让课堂充满温馨:有的学校在教学中提出亲切的课堂问候、互动的问题讨论、合理的作业要求、经常的意见征询、真挚的情感沟通等行为要点;有的学校成立了帮教结对队伍,加强对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和辅导。

  青浦区注重发挥德育在“温馨教室”创建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新时期师德大讨论”、“我的讲台,我的爱”征文演讲、“我身边的好教师”征文评选等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引导教师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弘扬师德风范,争做师德表率;一方面将“温馨教室”创建的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骨干班主任和青年班主任培训班,为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引导班主任运用心理辅导技能创建温馨的班级心理成长氛围。

  二、试点先行,充分发挥示范效应

  早在2007年,青浦区就要求各中小学确立“温馨教室先行班”,物色一批骨干班主任率先开展创建工作。各“先行班”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班主任与学科老师一起进行积极探索,为其他学校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市教卫党委、市教委颁发《关于推进上海市中小学“温馨教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后,青浦区随即结合本区“先行班”和兄弟区县学校的有效经验,组织德育教研员前往各中小学进行专题辅导,采用系统讲述、案例剖析与现场互动的方式,将“温馨教室”创建的理念与操作融为一体,为基层中小学提供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示范性和可借鉴性的创建指导。如庆华小学作为一所“先行校”,以“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按照“理念先行,目标导向”的原则,制订了《庆华小学“温馨教室”创建标准及评价方式》,通过《温馨教室“DIY”》、《运用“快乐星”激励机制,创建“温馨教室”》、《从“无批评日”到“成长果园”》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推进“温馨教室”的创建,在全区范围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青浦区还举办了“走向人际和谐”班主任专业成长论坛,围绕“从虚拟世界进入学生的心灵”、“用专业技能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走进第一代独生子女家长”等主题,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师师、家校关系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案例阐述了“温馨教室”创建的具体做法,以及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创新方法。

  三、突出重点,扩大创建工作影响

  青浦区在创建工作中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关心和尊重学生,注重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共同创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二是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以推动“家校互动”为抓手,充分利用“家校互动”平台,普及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促进家校间信息互动、资源共享,不断增强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如东方中学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创建温馨教室,坚持文化建设优先策略、快乐活动体验策略、师生协力共创策略、家校一体联动策略,并通过各种途径让温馨教室建设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青浦区还注重发挥示范群体的作用,采取蹲点指导、“解剖麻雀”的方法,总结典型经验,分层示范、区域推进,先后在一些创建示范学校举行现场观摩活动、专题研讨活动等,交流创建经验,探讨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一步扩大“温馨教室”创建工作的影响,从而在全区形成了广泛参与、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