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上海师范大学凸显教师教育特色 全方位为基础教育服务

2008-06-25收藏

  在上海市教委颁发《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之后,为了更好地为上海基础教育服务,上海师范大学制定了《上海师范大学服务上海基础教育行动计划》,继续坚持“全面面向基础教育,全方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针,高举教师教育大旗,不断提升服务上海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全力打造一流教师教育基地

  学校在进行校区功能定位和整体规划时,明确将徐汇校区东部整体功能定位为上海教师教育基地。2007年7月起,学校自筹资金近1000万元,改建了徐汇校区5000平方米的第四教学楼,并将改建后的第四教学楼命名为“上海市教师教育基地”。该基地发挥在职教师培训中心、教师教育实验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的功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硬件保障和软件支持,成为上海中小学在职教师学习、进修、科研和学术交流的平台。2008年,学校计划招收400名纳入上海市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的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接受研究生层次的教育。

  二、创设“3+3”教师教育新模式

  在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经验、研究分析我国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的利弊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3+3”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第一个“3”指接受本模式培养的优秀学生用三年时间完成本科专业教育;第二个“3”指通过选拔的学生在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后接受考核,考核通过后,可直接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继续接受三年的“教师教育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包括入门导向教育、教育实践、核心课程、各学科必修课程和教职课程、各种选修课程等内容。通过论文答辩并完成规定学业的学生可获得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2007年,学校按照这一模式在04级各师范专业本科报名学生中选拔了25名优秀学生,组成“教师教育创新班”,为上海基础教育界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学研究型骨干教师。

  三、推进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

  在2007年“上海市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中,学校承接了物理和社会两门学科的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及培训者培训任务。2007年12月20日至25日,学校举行由上海市郊区10个区县80余名物理和社会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参加的首轮培训者培训。由于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又于2008年3月承接了“上海市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中,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小学段语文及全学段的思想政治、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及小学自然等8门学科的培训任务。

  学校采取专家领衔的方式,组织学科专家、二期课改新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市区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研员、骨干教师等组成了各门学科、各学段培训项目组,负责课程资源建设、培训教材编写和具体培训工作。学校选派教师深入崇明、南汇、青浦、金山等基层实地调研,并广泛听取各区县教研员的意见,邀请他们参与培训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

  四、全方位为上海基础教育教科研服务

  为了盘活和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为上海基础教育的教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学校组建了由本校教育理论专家、学科教学专家、资深退休教师、中小学特级教师构成的“中小学教科研指导导师团”,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合作宗旨,采取联动教研、课题指导、校本教研、信息共享等多元服务模式,着重针对中小学的发展规划研制、校本课程建设、重大课题研究、学科教学指导、教师专业发展、骨干教师培养、学校特色提炼等诸多领域,开展扎实且富有成效的实质性服务。学校指导上师大二附中开展“分层教学有效性研究”,指导世外中学开展“民办学校办学规律的探索”,指导上师大三附中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等,在广泛开展为中小学教科研服务的同时,做好过程监控、效果反馈工作,以确保指导落到实处,受到了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学校与中国教育学会、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合作召开的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上海市外语特色学校教研联盟研讨交流活动等在上海市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五、努力发挥基础教育集团品牌效应

  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是以上海师大基础教育发展中心为核心,以上海师大附属学校为主体,以上海师大教育实验基地学校为重心,集重点项目学校和联谊学校于一体的“四级基础教育网络”。为了进一步发挥学校基础教育集团在服务上海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学校确定了凝聚基础教育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拓展成果辐射领域、扩大集团品牌效应的工作方针。

  学校在已有跨沪、浙、豫三省市的12所附属中小学校的基础上,2007年,又与卢湾区教育局签约共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努力探索大学、政府、小学合作办学模式;与宝山区教育局签约共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罗店中学,共同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上海新农村高中教育高地;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另外,学校与金山区教育局、普陀区教育局、徐汇区教育局等区县教育部门和金山石化总公司、上海鑫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就合作共建附属学校达成了合作意向。学校基础教育集团每年还召开上海师大附属学校校长、书记年度工作会议,交流各附属学校在打造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和创立学校品牌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探索推进各附属学校在基础教育集团内教育科研、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学校基础教育集团规模进一步扩大,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产生了更大的品牌效应,有利于更好地为上海市基础教育服务。

  六、积极为农民工子女学校培训教师

  学校充分重视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利用学科、资源优势,组织专家学者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素养。2007年6月,学校与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民工子女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了“弘扬陶行知崇高精神,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培训班,为来自闵行区33所民工子女学校的200余名校长、教师开展免费培训。2008年,学校计划与民政部主管的南都公益基金会合作,更多地为农民工子弟学校培训教师,更多地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心理健康、道德养成等方面的问题。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