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以“扎实有效、全面深化、持续发展”为要求,积极制订《区贯彻落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完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努力做到标准引领,机制保障,职责到人,取得成效。
一、加大建设经费投入,切实推进园舍达标
由普陀区政府牵头,区发展改革委、规划局、建设交通委、房地资源局、财政局、教育局等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合作,共同承担园舍公建配套、托幼资源园舍达标工作任务。2006年9月起至今,区政府分期分批投入8000万元用于园舍达标建设。
1.推进托幼一体化进程。2007年,普陀区政府在召开4次全区托幼工作联席会议、听取园长意见、实地调查区内托幼机构实际的基础上,落实托幼一体园舍建设专项经费1300万元,有效化解了街道、镇托幼一体化的瓶颈问题。目前,已有13所托幼一体园舍改建项目立项,5所完成第一期设施改造。
2.落实公建配套建设。普陀区规划和建设部门严格实施居住区公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在新建商品房小区新建中浩云幼儿园、大华颐和华城幼儿园和阳光建华幼儿园3所公建配套幼儿园,加上2006、2007年开办的5所幼儿园,目前全区共有67个机构园,93个教学点,612个班级,17568名幼儿,满足了100%具有上海户籍或持有《上海市居住证》适龄儿童入园接受3年学前教育的需求。
3.提高幼儿园办学条件。为推进园舍达标,普陀区教育局2007年投入949万元完成对7所幼儿园的大修改造,投入660多万元完成对21所幼儿园的零星局部修理,进一步改善了部分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将真新小学改建为区早教中心,投入446万元用于区早教指导中心园舍改造,投入270万用于添置设施设备。
4.缩小班额,确保园舍达标。2007年普陀区在幼儿园招生方案中规定班级数、学额数基本达标的要求。目前该区幼儿园达88标准36所,达05标准23所。
二、创新培养机制,加快队伍建设
普陀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提升素质、发展能力”为重点,创新培训机制,拓展进修渠道,为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共享优质资源,推进专业发展。开展区内全员性幼儿园好课标准讨论,组织开展“园长论坛”、区幼儿园十佳教师评选、普陀杯青年教师评优展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形成“好课”100余节,涌现出优秀园长2名、教坛新秀41名、教学能手57名、学科带头人2名。该区还通过实施区幼教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带教工作,加快区级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2007年12月组织召开了《二十一世纪幼儿园管理》中日园长论坛,邀请日本爱知县的幼教同行来我区进行专题交流,整体推进区域学前教育国际化。
2.组织分类培训,推进人员达标。2007年举办“幼儿园营养指导师培训班”,组织38名初级保育员参加上海市育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中级保育员培训班,使区内幼儿园的中级保育员比例达到22%。组织了保健员、营养员、保育员三大员规范操作培训,提升“三大员”专业素质。组织41名教师参加华师大专升本学历培训,目前,全区幼儿园教师本科学历(含在读)达40%,超过了《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的30%的指标。选送10名骨干教师、4骨干园长赴加拿大培训。
3.加强城郊交流,推进能力提高。先后组织上海实验幼儿园、童的梦幼儿园、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普陀幼儿园三所市示范园与嘉定三所二级园的一对一结对交流,开展双向互动的教学能力比赛,开展多形式的示范辐射城郊结对带教活动,积极发挥普陀区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加强规范管理,注重办园质量
普陀区以《区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为导向,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提高办园质量水平。实施了普陀区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工作,完成了对2所幼儿园的区级示范性幼儿园专家评审。组织开展了“区域性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区域推进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教研工作指导,规范教研组行为。目前,完成对17所幼儿园的优秀教研组评审,对全区47所公办园及部分民办园进行区(园)级课题的指导反馈,组织了区级课题结题论证展示汇报活动。
普陀区建立完善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评估机制,一是注重督导评估,二是建立办园质量视导的服务指导机制,三是建立等级验收监管机制。目前,完成了对13所幼儿园视导,11所民办园等级验收,6所幼儿园发展性督导。2007年,2所二级幼儿园通过验收成为市一级幼儿园,5所市一级幼儿园通过复验。该区上海市一级及以上幼儿园的比例占总数的50%。
四、整合资源,共同推进0-3岁早教工作
普陀区注重统筹教育、卫生、计生委和妇联等力量,依托街道(镇),全力构建区域性0-3岁早教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区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工作的早教中心、指导站、指导点三级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中心1所、分中心2所以及62个机构指导站。
普陀区早教指导工作在“点”上求精,细化了四次个别化指导方案,建立婴幼儿个体成长档案,满足个性化需求;在“面”上求量,区早教中心、各街道分中心、托幼机构指导站整体联动,确保一年4次科学育儿指导覆盖率达95%,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专(兼)职教师及早教志愿者三者合一的师资队伍。2007年12月,普陀区以区早教中心为主会场,分中心及各早教指导站共65个机构园开展了《2008“阳光娃娃”欢乐总动员迎新活动》,惠及居住普陀区0-3岁散居婴幼儿及外来流动人口每一个儿童,实现了全覆盖。
五、推进应用,提高学前教育信息化水平
1.优化信息化环境建设。2007年投入216万元为全区每一所公办幼儿园配备了一套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建立区、教育局、幼儿园三级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开通了普陀区学前教育网,创建了普陀教研平台,实现了“园园通”。全区100%的公办幼儿园签约成为学前教育管理平台用户,52所幼儿园参加了市政府“家校互动”实事项目建设。
2.积极探索、全面实施,加快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建设。普陀区公办幼儿园全部实现了幼儿园档案资料信息化管理,开展了《普陀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调查》。2007年区教师制作的教育主题网站、教学课件、撰写的课题论文以及多媒体教学活动实录,共计29件作品荣获首届全国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作品评比活动一、二、三等奖。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