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上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

2008-03-07收藏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日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施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出具体措施。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一是各高校必须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和培养计划。该课程实行学年考核制,采用开卷考试、调研论文、实践小结等形式,重点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课程成绩计入学生成绩册。二是以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为抓手,拓宽教育途径,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要建立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充分利用“东方讲坛”、“博雅讲堂”等社会资源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机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特别是学生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与“大学生暑(寒)假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西部计划”等活动相结合。三是以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体验式教育,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内在需求和积极性。要面向现实问题,多学科、多角度开展教育教学,着力加强实践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参观考察和调查研究。

  ――加强教材和教学资料建设。各高校要把《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VCD作为学生必备的学习资料,纳入学校教材订购计划,把《时事报告》作为教师教学必备的参考资料,并根据上述资料,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本校特点,加强集体备课,及时编写教学资料或讲义。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建立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源提供系统,实现教学资料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高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提倡教师结构和学科背景的多元化,辅导员和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师、学校党政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都可以承担一定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也可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特约报告员。通过集中授课学习、教学观摩、教学研讨、参与课题研究等途径,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校内培训工作。同时各高校每年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提供至少一次的校外学习培训机会,有计划地安排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进行国内外考察。专职教师的编制纳入教师编制,其考评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的考核体系,兼职教师主要考评其实际承担的教学任务,考评结果作为个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高校要有明确的主管校领导和主管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学校教务部门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要成立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具体负责课程管理,完成教学计划。原则上学生人数万人以上的高校,应设1名专职教研室主任和不少于1人的专职教师。学校要积极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设立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项经费,由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主管职能部门专项列支,用于课程建设、教师培训、考察和教学研究等。同时充分考虑形势与政策课难度大、变化快、内容新、备课耗时多的特点,合理计算专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或课时费,列入学校教学经费预算。要把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考核评估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建设等评估指标体系。

  ――加强教育研究和校际协作。各高校要出台相关措施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研究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事,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敏锐性和时效性。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纳入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系列,并在《思想理论教育》杂志上开辟专栏,支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要整合各高校专家资源,建立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专家库,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搭建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同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开展相关活动。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